我市大力打造“河源月嫂”品牌 促進農村婦女就業,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開欄語: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確保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推動我國經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要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從即日起,本報推出“落實‘六穩’‘六保’一線見聞”專欄,記者深入基層一線開展采訪報道,記錄我市各部門各縣區干部群眾在“六穩”“六保”中抓落實、強擔當、求實效的堅定步伐,聚焦我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產業轉型的經驗做法。
“寶寶笑嘻嘻,媽媽好開心,大大的腦袋真聰明……”14日,記者在龍川縣上坪鎮雙富村黨群服務中心看到,幾名專業育嬰師正在傳授育嬰知識。講臺下,13名參加培訓的婦女認真地聽著老師講解的內容。在講解完理論后,老師們還拿出道具娃娃讓大家上手操作練習。
這是家政企業舉辦的家政服務技能公益培訓班。河源市快姨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的“月嫂”們走進農村,來到村民家門口,為她們帶來免費的高端母嬰護理技能培訓。
老師在指導學員照顧道具娃娃。
促進就業增加收入
“聽了老師講的課,真的學到了很多。”雙富村村民劉海平告訴記者,非常感謝政府給她們提供就業培訓,讓大家都有了靠技能脫貧、用雙手致富,創造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可能。
雙富村是面上貧困村。2019年9月,受益于我市大力實施“南粵家政”工程,家政服務公益培訓課堂被“搬入”鄉村。據雙富村村支書楊祖芳介紹,該村目前已有20余人成為專業“月嫂”,到北京、香港、深圳等地工作,是名副其實的“月嫂村”。
此次公益培訓班的帶隊老師楊新娣就是從雙富村走出去的一名高級育嬰師、金牌“月嫂”。2010年,楊新娣外出打工,剛開始只能做最廉價的保姆,月薪僅2200元。為了提高收入,她開始學習專業技能,考取職業證書。目前,楊新娣已是高級育嬰師、金牌“月嫂”、國家級育嬰考評員。
2018年,楊新娣從深圳回鄉創業,加入了快姨家政服務有限公司,開展“月嫂”培訓。“公司在全市五縣兩區都設有教學點,光是在2019年9月至12月底,我們就培訓學員超過千人。很多姐妹在經過‘月嫂’培訓后,找到了高薪工作。”楊新娣表示,企業將會乘著“南粵家政”的東風,致力于打造好“客家嫂”品牌,讓河源的家政服務走出河源、走出廣東、面向全國。
打造河源“月嫂村”品牌
近年來,市人社局多措并舉,用心用情用功提質擴容,不斷激發家政服務業在促就業、擴內需、惠民生等方面的作用,傾力打造“河源月嫂”金字就業品牌,讓一大批原本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專業技能的農村婦女成功實現就業。
為全力做好“南粵家政”工程各項工作,我市通過認定家政服務培訓示范基地,鼓勵家政龍頭企業與各類社會培訓機構開展委托培訓、定向培訓、特色培訓,培訓家政服務人員5000人以上;創新校企合作培養培訓模式,在“南粵家政”培訓學院開設“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6月份以來學院已組織開展“月嫂”培訓120名;引進10家以上粵港澳大灣區家政服務企業落戶我市,提高我市家政服務從業人員技能水平。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共開展母嬰、居家、養老、醫護等服務培訓1624人,全市家政服務人員技能素質得到有效提升。
為轉化培訓成果,將“河源月嫂”推出去,我市還打通融灣合作通道,通過簽訂家政人才融灣戰略合作協議,每年為大灣區輸送家政服務人才1000名以上;打通國際接軌通道,將我市培訓的優質“月嫂”輸送到歐美國家就業。去年以來我市輸送到歐美國家做“月嫂”的大約有162人次,月薪達到2-3萬元人民幣。
市人社局局長鄧小強表示,市人社部門將繼續實施“南粵家政”促進就業工作,加大“月嫂”等技能培訓力度,拓寬就業渠道,支持“月嫂村”發展,讓更多女性同胞進入“月嫂”行業,打響“河源月嫂”品牌。
本報記者 楊容 通訊員 程子躒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