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規劃重點發展釣魚臺片區
開篇語
釣魚臺片區位于河源市老城區和高新區之間,與高鐵新城隔江相望。近年來,市委市政府計劃重點發展釣魚臺片區,立足更遠、起點更高進行規劃設計,一個河源“城市新客廳”正高標準呈現。
今日起,本報將從片區規劃、交通建設、公建配套等方面,全方位介紹釣魚臺片區,向大家揭開釣魚臺片區的神秘面紗。
規劃引領發展,戰略決定未來。近年來,我市高起點規劃發展釣魚臺片區,以釣魚臺片區建設為抓手,建設“一心兩軸五廊五區”,打造河源“城市客廳”。
“一心”為中央活力區核心,河源大道綜合發展軸和迎客大道綜合發展軸交會處形成釣魚臺中央活力區的核心;
“兩軸”為河源大道綜合發展軸、迎客大道綜合發展軸;
“五廊”為恐龍公園-梧桐山生態綠廊、明珠生態綠廊、柏埔河-洪洞河生態綠廊、白田河生態綠廊、東江生態綠廊;
“五區”為恐龍主題樂園休閑度假區、智慧創意復合功能區、綜合服務及都市商務區、明珠生態居住區、城南生態居住區。
釣魚臺片區概念規劃結構圖。
高度重視 高起點勾勒發展藍圖
無人機飛過釣魚臺片區上空,放眼望去,這里區位優越,生態優美。
為推動該片區發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相關會議部署工作。2019年7月至今,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丁紅都,市長林濤等市領導多次到釣魚臺片區現場考察調研,再次強調釣魚臺片區“城市客廳”的地位,要求要加快統籌謀劃各項工作,迅速推進片區基礎設施建設。
“設計過程中,我們秉持先規劃再建設、先管控再發展的原則,目光更遠,起點更高,標準更嚴。”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落實好工作,該局緊抓在手、緊盯不放,全方位助力完成高水平設計研究工作,精心組織開展了片區相關規劃設計,在紙上一筆一畫勾勒了釣魚臺片區的發展藍圖。
市自然資源局從概念到實施、從片區到核心,組織編制了《河源市釣魚臺片區概念規劃》,經過與各相關部門溝通、向社會進行草案公示后,組織省內專家對規劃成果進行評審,并于2019年通過了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審議,為釣魚臺片區確定了總體發展思路。今年,該局為能逐步實現概念規劃定下的宏大目標,組織編制了《河源市釣魚臺風光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該規劃經過與市直部門協調及多輪社會公示,邀請省內專家對規劃成果進行評審后,目前正在對成果進一步完善,計劃今年內完成規劃報批工作,為釣魚臺片區的核心啟動區建設提供科學的規劃指導。
建設啟動區 全面提升中心城區城市功能
在中心城區“1+6”城市空間格局中,釣魚臺片區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據了解,“1+6”空間格局的“1”就是“三江六岸”區域,也就是我市中心城區的“主骨架”,釣魚臺片區位于河源市中心城區的中部,是老城區與高新區的交會地帶,處于“1+6”空間格局各種功能交會的核心區域,將打造成河源市的“城市客廳”,集恐龍文化展示、商務辦公、旅游服務、生態居住于一體的城市綜合區。
“根據市委市政府的發展思路以及釣魚臺片區的規劃目標和功能定位,該片區承擔的是承前啟后的作用。承前,是由于其地理位置,可以盤活老城區;啟后,是要為將來高鐵新城,甚至古竹義容的建設打基礎,讓河源更快更好地‘融灣’‘融深’。”市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楊志介紹說。
按照規劃,釣魚臺片區將通過“區域聯動,實現擁江協同發展”策略、“內優外聯,強化區域交通聯系”策略、“網絡滲透,構建生態游憩綠環”策略、“高端引領,集聚都市創意產業”策略、“塑造品牌,激發城市文化活力”策略及“強化中心,提升城市服務品質”策略,形成“一心兩軸五廊五區”的空間結構,壯大中心城區,加強生產、生活服務設施建設,完善提升中心城區綜合服務功能,建設高品質城市空間。
“我們下決心在釣魚臺片區規劃建設一個集中開發的啟動區,整合客家文化和旅游產業,提高人居環境,使項目開發與基礎服務設施建設相輔相成,吸引大規模投資項目,形成整個片區,乃至整個中心城區發展的突破口,全面提升中心城區的城市功能。”楊志表示。
本報記者 鄭婷影 通訊員 駱菲茵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