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信訪局創新機制,優化環境,搭建平臺 不斷提高群眾滿意度
本報訊 記者 鄭婷影 通訊員 劉偉生 記者日前從市信訪局獲悉,近年來,河源市信訪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創新群眾工作機制,搭建服務群眾新平臺,全力推進信訪突出問題化解,不斷提高群眾滿意度。
創新機制 “面對面”為民解憂
今年10月份開始,河源市創新建立市委書記、市長“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機制,由市委書記和市長輪流每月安排半天時間接談群眾,聚焦一個主題與群眾代表“面對面”交流,實實在在推動解決一批反映集中、強烈的民生問題,切實有效將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截至目前,市委書記林濤、市長何國森先后分別就“看病難”“飲水難”“上學難”問題主持召開“面對面”座談會。通過零距離聽群眾呼聲,面對面解群眾難題,以深厚的為民情懷,強烈的使命擔當,進一步暢通社情民意表達渠道,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通過解決一批看病難、飲水難、上學難問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市委書記、市長的示范引領下,全市各級各部門領導深入推進“民生重點領域信訪突出問題化解專項行動”,帶頭落實全員包案化解工作制度,堅決打通信訪事項辦結落實“最后一公里”,高位推動化解一批信訪積案。
優化環境 搭建服務群眾新平臺
近年來,市信訪局堅決落實訴訪分離,全面推動依法分類處理信訪訴求,推動形成各級各部門積極作為、上下聯動、協調有力的信訪工作局面。該局先后在市人民來訪接待廳設立紀委監委來訪接待室、涉法涉訴接訪窗口、河源市中立法律服務社駐河源市信訪局服務站,積極運用法治思維做好新時代信訪工作,全力打造陽光信訪、責任信訪、法治信訪,多措并舉為辦事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全面推進“最多跑一次”,打造便民服務零距離。自今年9月市涉法涉訴接訪窗口揭牌運行以來,共受理涉法涉訴信訪問題49宗,進一步規范了信訪秩序、推動了訴訪分離,切實有效減少了矛盾上行及越級上訪,推動全市總體形勢進一步好轉。
同時,市信訪局全面建立鎮(街)信訪聯席會議制度,充分發揮信訪工作聯席會議機制作用,切實加強黨對信訪工作的領導;全面建設縣級群眾信訪訴求綜合服務中心,并延伸到鎮(街)設站、村(居)設點,織就到鎮村基層“最后一公里”的信訪工作網格;大力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執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信訪工作模式,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不斷提升信訪工作執行力,提高群眾工作效能。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