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金消協推動金融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再上新臺階 營造良好金融生態環境
本報訊 記者 劉奇峰 通訊員 賴偉康 朱風霖 近日,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河源市中心支行(以下簡稱人行河源中支)了解到,今年以來,在市中級人民法院、市金融局、市民政局及人行河源中支的指導下,河源市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協會(以下簡稱河源金消協)積極踐行金融為民理念,充分發揮社團組織的協調作用,著力提升金融消費保護服務能力,為我市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加快暢通金融消費投訴全流程
河源金消協通過線上及時查收、轉辦、督促金融投訴工單,并開通服務專線全面接收消費者投訴。截至8月底,累計受理金融消費者對金融機構投訴59件,消費者投訴業務類別主要集中于銀行卡、貸款及銀行代理業務,約占投訴總量的84.75%。
“針對投訴頻發的重點問題,我們倡議并時常提醒轄內金融機構,在向消費者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時應秉承‘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注重提升服務質量,對與消費者切身利益相關的利率、費用、風險等重要信息進行充分的解釋說明,確保消費者接收完整信息,切實維護消費者的選擇權、知情權。”河源金消協相關負責人表示。
逐步完善快速解紛全鏈條機制
據統計,1-8月,河源金消協共接收法院委派案件420件,同比增長117.62%;其中有效處理184件中,調解成功45件,較去年同期增加20件,申請司法確認30件,涉及金額累計達1077萬元。為積極推進金融糾紛案件高效化解,今年5月,我市成功推動小額糾紛快速解決機制在河源落地實施。在該機制下,河源金消協有權對約定范圍內的調解方案開通快速審批渠道,有效促進金融糾紛的前端化解,大大減輕當事人解紛成本,共建和諧金融消費環境。
“小額糾紛快速解決機制的建立是對‘楓橋經驗’的具體落實和創新,為金融消費者提供了一條高效、便利的糾紛解決渠道,能幫助其更好、更快地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同時減輕了小額金融消費糾紛對司法資源的占用。”人行河源中支有關工作人員介紹道。
切實形成金融糾紛多元化解的合力
河源金消協凝聚各方合力、深耕訴源治理“責任田”,主動深入金融機構開展調研,匯總收集調解意見及建議。日前,河源金消協根據機構建議,已開通線上調解渠道,實現了從接收、受理、調解到結案的“一站式”線上辦理。此外,為激發金融機構參與調解的主動性,在人行河源中支的指導下,河源金消協統籌市內金融機構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出臺調解專項工作方案。目前,全市已有11家金融機構出臺了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推進制度。
接下來,河源金消協將繼續推動調解向制度化、專業化、長效化發展,進一步提高轄區金融服務水平,全力保障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