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新區古竹鎮舉辦農特產品直播年貨節 18名“新農人”燃爆直播
“以前用微信朋友圈銷售甜玉米,現在試水直播帶貨,第一次就帶貨61單,粉絲過千,感覺很興奮,很開心,意義不一樣。”昨日,在江東新區古竹鎮農特產品直播年貨節上,“直播帶貨王”賴峰云這樣說。當日,18名新鮮出爐的古竹“新農人”——網紅主播帶貨,涉及古竹鎮荔枝干、牛耳朵、蜂蜜、雙坑土雞蛋、酥角和上洞板栗薯粉等數十個土特產。江東新區古竹鎮委副書記李劍鋒說,今年還要培育更多的主播,帶動更多的土特產銷售,打造河源網紅鎮、網紅村。

直播年貨節現場。
贊 第一書記化身“帶貨王”
作為省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副隊長兼古竹鎮孔埔村第一書記,賴峰云2021年11月曾經協助古竹鎮孔埔村“兩委”銷售甜玉米數萬公斤。他說,直播帶貨,幾分鐘之內就銷售好幾單,很有成就感。
古竹鎮副鎮長林小云對此感觸頗深。2021年,古竹鎮積極響應中央撂荒地復耕政策,撂荒地整治扎實推進,孔埔等多村撂荒地重煥生機,種植了甜玉米、紅薯等。種起來不易,銷售起來也并非一件易事。以孔埔村為例,全村“夏蜜”甜玉米種植面積近100畝。幾個月來,村“兩委”付出不少,原本想靠銷售玉米來提高村集體的收入,但銷售陷入困境。林小云說,為了銷售甜玉米,曾經一下午接待了5批銷售商。
困則思變。1月17日,江東新區古竹鎮緊跟電商直播發展趨勢,通過電商直播助力鄉村振興,開展以“我為家鄉代言”為主題的首屆鄉村振興電商直播帶貨培訓班。學員包括駐村工作隊、待業人員、個體經商戶、村民代表等。李劍鋒說,此舉旨在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憑借電商便捷、高效、成本低、覆蓋廣等優勢,推動農村產業轉型升級,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讓農業經濟“活起來”“火起來”。
新 古竹“新農人”新鮮出爐
“荔枝干,主要是肉厚皮薄,對身體有很大幫助。家人們,趕快搶購!”“哇塞,鄒秀榮已經出了6單了”……在古竹鎮直播室里,帶貨直播正熱火朝天地進行著,18個本地帶貨主播積極推銷著古竹特產。這18名主播,剛剛參加了鄉村振興電商直播帶貨培訓,成為古竹鎮鄉村振興特色農產品帶貨第一批主播。雖然是第一次接觸直播,沒有什么經驗,但通過四天三夜的培訓,他們對直播帶貨有了新認識。而這次“直播年貨節”就像畢業典禮一樣,他們通過直播,逐漸脫去青澀,成為真正的“新農人”。
“新農人”鄒秀榮是上洞村村民代表,接受短期培訓后,直播主推上洞村的板栗薯粉。她說:“這次直播培訓我學到了很多,我們家有這么好的東西都不知道,這次一定要將薯粉推廣出去!”
喜 讓古竹“綠水青山”觸網
“直播間場觀人數:6304人次;導入私域流量粉絲:787人次;銷售訂單數:166單;銷售總金額:1.02萬元……”這是18位主播短短兩小時的帶貨“業績”。這也受到了培訓這批“新農人”的專業導師團隊的肯定。導師團隊負責人評價,這些主播很團結,很有激情,未來很有前景。林小云說,這次培訓就是利用直播、短視頻等方式推廣古竹優質特產,傳播具有古竹特色的鄉村振興熱潮,并通過面對面體驗與學習,引導更多的農村創業群體掌握直播和短視頻創作技能,以打造規模化的古竹直播創業矩陣,推進農村電商平臺的發展。
李劍鋒說,接下來古竹鎮將繼續謀劃特色產業主導,發展擴大現有的雅色葡萄園、雙坑土雞、中草藥基地規模產業培育,推動留洞村巖茶、平渡芋頭、上洞板栗薯粉、孔埔高品質水果玉米等項目落地,探索水東、槎嶺、新圍、潮沙荔枝品種改良新出路,利用科技、市場定位各村產業振興新方向。一句話,就是直播團隊,讓古竹“綠水青山”觸網,為“金山銀山”接單,古竹“好物”銷天下,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電商助力鄉村振興新路徑。
本報記者 張濤 實習生 黃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主題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