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志愿服務助推文明建設 讓文明之花永綻放
從21日起,源城區源西街道康樂路北社區黨員干部志愿者深入居民家中,開展一氧化碳風險隱患排查和科普宣教,提醒居民注意安全。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自2014年組建志愿服務隊以來,康樂路北社區充分發揮志愿者在社區治理中的作用,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環境衛生整治等活動中都能看見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們用行動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文明之火在社區熊熊燃燒。
志愿者上門入戶排查安全隱患。
志愿服務多樣化真情服務暖人心
“社區志愿服務隊伍日常在社區開展知識宣講、慰問弱勢群體、疫情防控、植綠護綠、護路護學等工作。”康樂路北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古莉告訴記者,在文明城市創建行動中,轄區志愿者主動下沉到群眾身邊,開展環境衛生大整治、文明交通勸導、文明知識宣講等志愿服務活動,著力提升市民文明意識。
記者了解到,康樂路北社區以群眾的需求為出發點,針對不同群體提供不同的志愿服務,讓社區居民能夠切身體會到志愿服務所帶來的便利與幫助。針對青少年群體,康樂路北社區突出校外教育特點,結合“雙減”政策需求,依托社區“青年之家”實體陣地,組織志愿者開展“青學堂”課外實踐公益項目,為社區青少年兒童提供書法、舞蹈等課外興趣實踐活動。“在寒暑假,我們會與轄區內的培訓機構進行合作,為社區留守兒童、困難家庭兒童舉辦畫畫、書法、籃球等課外興趣愛好班,豐富孩子假期生活。”古莉說。
針對轄區內的老人群體,社區借助源城區“智慧黨建”平臺,以“智慧助老”為重點,面向老年人開展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的使用培訓,社區青年志愿者還會來到老年人家中宣傳防詐知識,幫助老年人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不斷提高老年人防騙意識。對于行動不方便的老人,社區志愿者也會上門幫他們跑跑腿、辦業務,解決他們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黨建引領展現志愿服務新面貌
“所有社區工作人員都是一名志愿者,我們要發揮黨員模范引領作用,動員社區的每個居民都成為一名志愿者。”古莉說。
據介紹,康樂路北社區黨支部堅持把黨的基層組織這個“蜂巢”筑牢,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開展“黨建+蜂巢共筑”黨員、團員、志愿者招募活動,把社區黨員、干部、在職黨員、教師、樓長、退伍軍人、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熱心人士、青年團員招募進來,組成具有創建基礎的“蜜蜂”隊伍,F社區志愿服務隊已有50多名志愿者,區直“雙報到”“雙報告”在職黨員志愿者服務隊88名黨員,共同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
同時,康樂路北社區推行“居民點單+社區下單+黨員接單”的工作模式,共組織8個單位黨組織、120多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開展服務,推出“四點半課堂”、社區青春行動、老年人健康、心理咨詢等服務項目20余項,并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婦女兒童之家、志愿者服務站等便民服務功能場室,實現服務功能最大化,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百米”實際問題。
“下一步,我們打算募集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社區志愿者隊伍中來,推動志愿服務專業化、規范化發展。群眾的需求滿足了,社區治理也會容易許多。”古莉告訴記者,社區打算針對不同群體組建不同的志愿服務隊,邀請法律、住建、矛盾調解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參加志愿服務,為不同居民群體提供差別化、個性化、專業化志愿服務,切實解決群眾的困難和問題,讓文明之花永久綻放。
本報記者 謝夢君 實習生 黃沖 通訊員 羅嘉敏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