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興旺新城鎮 宜居宜業新鄉村 和平縣合水鎮激活高質量發展“鎮”能量,做大鎮域經濟蛋糕
和平縣合水鎮素有和平南大門之稱,是傳統的農業大鎮。2023年以來,合水鎮錨定“美麗興旺新城鎮、宜居宜業新鄉村”的新型定位目標,落實落細“百千萬工程”和“一鎮一策”各項工作,以“高標準、高水平、高效率”發展現代農業、加快農旅融合,不斷激活高質量發展“鎮”能量,做大鎮域經濟蛋糕。
合水鎮聚焦“古韻彰洞”主題,打造精品景點,著力推動全域旅游發展。
產業引領 打造發展新格局
走進位于彰洞村的和小豆食品科技(廣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小豆”),兩條腐竹全自動化生產線正高速運轉,一批批黃燦燦的腐竹逐漸成型,從這里產出,走向市場。這種傳統手工藝結合現代科技制成的腐竹,色澤金黃、豆香濃郁,備受消費者青睞。企業負責人邱益道告訴記者,目前正在建設10條全自動生產線以及60條手工生產線,完工后年產量將達2000噸,年產值達8000萬元。
因勢利導發展腐竹產業,是合水鎮做大特色產業、實現聯農帶農的一個縮影。去年,以和小豆為龍頭的和平縣腐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合水三產融合發展區順利建成投產,產業興旺引領鄉村振興走出堅實步伐。
除了發展腐竹產業,合水鎮還充分利用本地傳統的油茶資源,融合燈塔盆地油茶加工產業園區,種植油茶3萬畝,年產茶油約60萬斤,形成“8+1”(8個油茶經濟合作社、1個油茶產業基地)良好格局。
合水鎮在推動項目發展的同時,注重打造品牌,通過開展系列活動提升合水鎮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助力鄉村振興。其中,合水鎮金坑村注冊有國家商標“金甸香”油茶品種,已取得無公害產品產地認證;合水鎮聯合高校助農行動打造合水文旅產品,舉辦合水鎮“油茶文化節”活動,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向廣大網友推廣合水的油茶產品及農旅資源,打響“油茶之鄉”品牌。
文旅融合 推動“古韻彰洞”項目發展
一邊是現代農業欣欣向榮,一邊是農旅融合成效初顯。在占地面積達380畝的福和生態園里,黃花風鈴木、紫花風鈴木、金線蓮等各種植物和中藥材迎風挺立、長勢良好,這個集種、養、游、銷售于一體的生態園區,正通過村“兩委”協助管理的方式,實現經營主體、村集體和村民協同發展、共同增收。生態園管理人員蔡麗珊介紹,園區采用立體式種植技術,利用立體空間布局,形成地上精品園林景觀樹種植區,地面林下中藥材、農作物種植區及雞鴨鵝養殖區,圍網種植金銀花、爬藤等植物,實現空間效益的最大化。
據合水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鎮通過招商引資增加發展動能。其中,充分利用駐鎮幫扶資源,引進了國碳(深圳)實業有限公司、深圳市潤辰豐實業投資有限公司2家企業,著力打造福和生態園,盤活彰洞村撂荒林地380畝,發展種植、養殖、吃、住、游一體化的“古韻彰洞”文旅融合項目,實現經營主體、村集體和村民協同發展共增收。
依托豐富的文旅資源,2023年,合水鎮聚焦“古韻彰洞”主題,突出古橋、古塔、古四角樓和通村干路沿線等“三點一線”建設,突出“田園風光、客家文化”,打造精品景點,著力推動全域旅游發展。
項目帶動促發展,品牌打造助振興。合水鎮緊扣“一鎮一策”發展目標,一方面,成功舉辦了油茶文化節和腐竹推介會,“金甸香”“和小豆”等本鎮農產品品牌的知名度、影響力不斷提升;另一方面,持續加快推進油茶示范基地建設,推動形成了以油茶、腐竹、養雞為重點的成熟農業產業鏈條,助力鎮域高質量發展。合水鎮表示,將大抓產業發展,著力驅動油茶示范基地、和平縣腐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推進福和生態園“一地兩園”產業發展壯大。大力培育鎮域經濟,助力油茶、腐竹特色產業做優做強,推動“古韻彰洞”文旅融合項目發展。
黨建引領 助推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合水鎮凸顯“大榕樹黨建論壇”黨建品牌引領作用,以該鎮中和村樹齡超過350年的大榕樹為中心,開展“大榕樹黨建論壇”活動:每月中旬晚上,由鎮機關、各村、各產業黨支部書記輪流帶領鎮、村、企業黨員到大榕樹下開展“大榕樹黨建論壇”活動,全力推動該鎮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在黨建引領下,合水鎮黨組織戰斗力進一步增強,黨員致富帶富能力進一步提升,鎮域發展內生動力進一步激發,鎮域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其中,在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建立黨支部3個,輻射帶動3000多名農民致富增收;建立“扶持黨員創業、帶動群眾就業”等機制,支持10名黨員創辦領辦致富帶富項目10多個,幫助和帶領1000戶群眾發展種植、養殖,戶均增收超10萬元;合水鎮中和村獲評“廣東省鄉村治理示范村”;合水鎮興徑村黨支部獲評“河源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本報記者 曹志成 通訊員 陳鴻輝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