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鄉賢云集東源寧山為家鄉振興建言獻策 激活紅色基因 推動高質量發展
七目嶂下,春意盎然。近日,群山環抱的東源縣黃村鎮寧山村舉行推動“百千萬工程”打造紅色寧山座談會,32名外出鄉賢齊聚寧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講堂,暢所欲言,為家鄉建設建言獻策,共促寧山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與會鄉賢認為,要深挖寧山村紅色資源,用好用活寧山生態資源,要推“紅”,唱“紅”,講“紅”,助力寧山“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
外出鄉賢熱議寧山紅色文化。
寧山有“故事”
黃村地區是革命老區,上世紀40年代是中共后東特委機關“鐵羅城”駐地之一,是粵贛湘邊縱隊東江第二支隊的根據地之一。由市委黨史研究室主辦的《紅色黃村》編纂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中。編撰出版《紅色黃村》項目獲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立項,被列為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宣傳專項引導資金一般項目,擬于今年11月2日完成項目建設。寧山村是黃村鎮著名的紅色革命根據地,林若、梁威林、鄭群、黃中強、鐘俊賢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該村工作過。目前擁有馬肩坳戰斗遺址、廣東版的“狼牙山五壯士”之“寧山三勇士”七娘寨跳崖遺址、龍潭青訓班遺址等10多處革命遺址。寧山村堅持抓住紅色核心,在紅色資源保護、紅色文化傳承等方面下功夫,推動紅色文旅一體化發展。目前該村已建立了“紅色歷史文化室”,編印了《紅色寧山》。馬肩坳戰斗遺址、“寧山三勇士”七娘寨跳崖遺址建設正在穩步推進之中。
讓寧山更“紅”
座談會上,外出鄉賢認為要推“紅”,唱“紅”,講“紅”,激活“紅色引擎”,助力高質量發展。外出鄉賢何偉勝說,寧山是一種力量,體現的是一種革命老區精神,要發揚這種精神,不能被困難嚇倒,發展好寧山。外出鄉賢張小明說,黃村講紅色故事,不能少了寧山,寧山是最有說服力的。要推“紅”,唱“紅”,講好紅色革命故事,讓寧山更“紅”。
外出鄉賢曾天禧說,每次回鄉看到寧山有新的變化,紅色元素越來越突出,很興奮。要利用好《紅色黃村》編纂這一有利時機,加快寧山發展。外出鄉賢李琦認為,生在寧山,走在哪里都是寧山人。寧山為革命作出了很多貢獻,村里出了不少烈士,10多處革命遺址就是例證。在革命戰爭年代,寧山能打勝仗,就是敢于發揚革命精神,敢于犧牲,這一紅色資源要利用好。外出鄉賢程建軍說,紅色資源要保護好,挖掘好,寧山才有出路,利用這一有利政策,讓紅色資源發揮作用,讓寧山更紅。
“紅色引擎”賦能美麗寧山
“寧山有10多處革命遺址,史實正確的一個都不能少,每一個都要挖掘保護好。”外出鄉賢黃振中說,這些革命遺址就是埋藏在地下的金子,一定會閃閃發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除紅色資源外,寧山的發展優勢還有生態資源,寧山山高,推車上坡每一個人出的力都有用,要在發展中保護好青山綠水,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何偉剛、鐘衛國、唐石堅、李俊青等鄉賢表示將繼續支持村里各項事業建設。寧山村提出,要打造紅色文化,賦能美麗寧山,既要錢袋子鼓起來,也要精神富起來。接下來,將繼續激活“紅色引擎”,因地制宜發展全村特色產業,如休閑旅游民宿一體產業、農業產業“一村一品”等,加大力度動員黨員、鄉賢、群眾參與村莊的發展中,共同促進“富鎮強村”的建設目標。
本報記者 張濤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