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多點開花”美了鄉村富了村民 和平縣下車鎮做大做強村集體經濟,助推鄉村振興
鱸魚養殖基地、匯友生態農業基地、弘順東江緣森林康養基地……走進和平縣下車鎮和一村,一個個產業正在蓬勃發展,產業多點開花,鄉村振興多面出彩,美了鄉村,富了村民。駐和平縣下車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以下簡稱“駐下車鎮工作隊”)立足當地優勢,堅持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圍繞高質量發展目標,助推下車鎮因地制宜培育發展特色產業,做大做強村集體經濟,帶動農戶發展生產、穩定就業、共享資產收益,走上村集體經濟增收,群眾致富的快車道,推動鄉村振興。
鱸魚基地促進各村集體經濟增收。
鱸魚“游”出富產業
自2021年7月進駐以來,駐下車鎮工作隊積極協調村黨支部、村集體經濟組織、強村公司和農業龍頭企業聯動,統籌村內土地、資金等資源探索創新“村集體+強村公司+龍頭企業+農戶”的村級集體經濟產業發展新模式,走出了一條小鱸魚“游”出大產業的強村高質量發展之路。
2023年,和一村鱸魚養殖示范基地(以下簡稱“鱸魚基地”)投產運營,項目總投資3125.39萬元,基地總面積23500平方米,引入附近優質山泉水養殖,鱸魚存活率高、品質鮮美,每年出產200萬尾、1000多噸,年營收入2500萬元左右。
鱸魚基地有效發揮聯村帶戶作用,不僅促進各村集體經濟增收,而且為附近村民提供了30多個就業崗位。2023年該項目為11個行政村村集體經濟分紅77萬元(每村分紅7萬元),2024年為每村分紅10萬元;同時無償向村民傳授鱸魚養殖技術,鼓勵村民共同參與鱸魚養殖,做大產業增量,幫助村民早日實現增收致富。
下一步,鱸魚基地養殖場上方將建設新能源光伏項目,投資1000萬元,建設面積13500平方米,預計光伏發電量每個月30萬度電,每年營收163萬元,形成“板上發電、板下養魚”的漁光互補土地集約化綜合模式。
產業“多點開花”
除了鱸魚養殖基地,落戶和一村的項目還有匯友生態農業基地、和潤鴿廠、酒餅崗民宿、和平弘順東江緣森林康養基地。匯友生態農業基地是下車鎮探索農旅融合發展的范例。目前該基地已開發土地2235畝,以生態種植方式種植藍莓、獼猴桃、臍橙、蜜柚、嘉寶果、牛大力等,初步形成了“三四月賞花、五月摘藍莓、六七月嘗嘉寶果、八九月品獼猴桃、四季度吃臍橙”全年游玩住不間斷的運營模式。
在駐下車鎮工作隊的深入調研和努力推動下,和一村成為我市首批鄉村運營試點村之一。駐下車鎮工作隊還推動成立和一村強村公司參與鄉村項目建設和運營,目前為村集體增加收入20多萬元。位于村內的匯友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獲評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國家級生態農場、廣東省林長綠美園,東江緣森林康養基地獲評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
為進一步推動產業發展,駐下車鎮工作隊還協助郵儲銀行在下車鎮創建3個信用村,通過召開村民座談會及走訪入戶等形式,協助郵儲銀行、農業銀行投放貸款100余戶,貸款金額4000多萬元用于村民種植獼猴桃、養牛、養魚等產業發展。除此之外,駐下車鎮工作隊還多次邀請專家到果場指導,進行品種改良和病蟲害防治技術傳授。通過不斷提高科學化精細化種植水平,目前下車獼猴桃產值超過了1.2億元。
黨建引領促進產業發展
駐下車鎮工作隊一直堅持黨建引領促進產業發展。以和一村為例,駐下車鎮工作隊推動該村強化“黨組織+黨員+公司”工作模式,黨組織帶頭謀劃產業發展,解決產業發展瓶頸問題,黨員帶頭解決鱸魚產業項目在征地、引水等方面的難題,公司帶頭解決技術、信息、銷售、資金等方面的難題,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推動鱸魚養殖產業逐步壯大發展。幫扶單位黨組織提供資金、物資等基礎保障,工作隊臨時黨支部聯動各村黨支部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動群眾一起干。駐下車鎮工作隊臨時黨支部與和一村黨支部帶頭謀劃產業發展,成立強村公司,聯合11個村集體入股鱸魚養殖基地解決村集體經濟薄弱問題。幫扶單位郵儲銀行打造鄉村振興產業貸,以低息貸款給強村公司250萬元解決資金難題。
在發展強村公司帶動村集體經濟時,駐下車鎮工作隊還推動和一村將強村與富民相結合,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合作模式,進一步發揮聯農帶農作用,建立起村集體與群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利益共同體,為鄉村振興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本報記者 張濤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