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聯情暖雙田村 共繪畬鄉振興卷 河源市海外聯誼會“4+N”工程助力典型村高質量發展
近日,吃過晚飯的村民藍奶奶在東源縣新港鎮雙田畬族村村前小公園悠閑地散步,盡情地享受這愜意時光,不遠處,幾個小孩正追逐著嬉笑打鬧。提及河源市海外聯誼會(以下簡稱“市海聯會”),藍奶奶贊不絕口,得益于市海聯會的大力幫扶,這些年村里的變化很大,環境更好了,連續幾年為全村村民買了商業保險,也讓村民生活更有保障。
近年來,市海聯會積極響應“百千萬工程”號召,主動對接雙田畬族村,助力典型村培育建設,依托自身鏈接資源的優勢,制定和實施“4+N”幫扶工程計劃,與雙田畬族村形成“市海聯會精準幫扶、村級積極對接”的雙向發力機制,開展系列幫扶,為雙田畬族村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美麗的雙田畬族村。
培育特色產業,激活振興“內生動力”
為進一步夯實雙田畬族村黨建工作基礎,村黨組織與市海聯會緊密聯動,通過精準對接需求,建立黨建基金,市海聯會每年捐贈2萬元作為黨建活動經費,為基層黨建提質注入強勁動力,有效破解了村黨組織“活動缺經費、陣地缺亮點、教育缺載體”的難題。
此外,雙田畬族村具有畬鄉文化濃厚、古建筑歷史悠久和臨近萬綠湖的優勢,為進一步做強鄉村文旅產業,增強村集體“造血”功能,市海聯會主動支持雙田畬族村,為鄉村產業發展建言獻策、鏈接資源,激發產業發展內生動力。打好文旅產業發展基礎,發動市海聯會副會長企業——河源市嶺南城鄉規劃院,深度梳理雙田畬族村特色資源,無償為雙田畬族村編制《東源縣新港鎮雙田畬族村旅游概念規劃》,明確發展定位、路徑,規劃重點項目等,為村莊后續發展特色鄉村旅游奠定科學基礎;鏈接資源壯大產業,合力爭取民族資金盤活1棟閑置房屋,挖掘“百年木棉樹”IP,打造現代休閑民宿——迴響·木棉民宿,占地面積1170㎡、總建筑面積約660㎡,內設12間客房,引進社會資本負責運營,為村集體增收5萬元以上。
助力鄉村綠化,共同繪就“生態畫卷”
鄉村綠化是“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培育建設的重要工作之一,近年來市海聯會結合雙田畬族村的地形地貌與生態景觀現狀,謀劃村莊綠化、美麗庭院打造等鄉村綠化項目,圍繞鄉村綠化助力產業培育等重點,進一步提升景觀綠化水平。
打造綠美小節點,先后捐贈鳳凰木、楊梅、龍眼等樹苗200余棵,打造村前小公園和百果園,如今村前小公園的鳳凰木已茁壯成長,枝繁葉茂,寓意著畬族文化傳承與雙田畬族村的蓬勃發展,已成為村民茶余飯后的休閑佳處;助力民宿產業發展,基于迴響·木棉民宿周邊環境現狀,籌集3萬元用于民宿周邊配套景觀打造與基礎設施升級,進一步推動鄉村旅游發展,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營造綠美鄉村氛圍,以開展綠美建設幫扶為契機,組織村民開展義務植樹、環境整治等活動,引導村民參與綠美建設,形成“村委引導、社會支持、村民參與”的綠美工作格局,讓村莊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織密民生保障網,合力澆灌“希望之花”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市海聯會始終把民生服務保障作為最重要的幫扶工作之一,聚焦困難群眾幫扶、獎教獎學、人身保險等民生領域開展幫扶,提升保障水平,筑牢發展根基。
加強民生保障,市海聯會連續2年為全村548戶,2780人購買“河源市海外聯誼會愛心保”,提供“醫、食、住、行、教”保險保障。據了解,部分醫療負擔較重的家庭受益較大,醫療補充報銷金額達數萬元。同時,通過保險報銷的方式為雙田學子(本科20人、大專28人)累計申請教育資助金12.4萬元,緩解學子學費與生活壓力。為營造“重視教育、崇尚人才”的良好氛圍,讓更多畬族學子樹立“學成返鄉”的意識,給雙田畬族村長遠發展注入“智力活水”,市海聯會在全村大力開展獎教獎學活動,資助33名優秀學子(含博士2名、碩士1名、本科9名),發放獎學金4.75萬元。“教育幫扶對我們這種家庭來說,真的是雪中送炭呀,起碼孩子開學兩三個月的生活費就有著落了。”村民藍阿姨在獎學金發放現場激動地跟村“兩委”干部說。市海聯會還開展困難群眾專項慰問,以慰問金或物資的形式開展幫扶,累計慰問困難群眾40人次,有效緩解困難群眾生活壓力。此外,市海聯會協同市移民局、市民宗局,合力爭取資金300多萬元,建設了雙田小瀝河周邊環境提升等一批民生項目,推動一河兩岸村容提質升級。
本報記者 劉奇峰 通訊員 修碩 陳振敏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主題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