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縣人民法院24小時高效化解家庭糾紛 彌合三代同堂家庭的裂痕
對于年過八旬的陳奶奶而言,人生的晚景本該是兒孫繞膝,安享天年。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交通事故,奪走了兒子周大偉的生命,讓全家人陷入悲痛。與此同時,保險公司賠付的50余萬元死亡賠償金該如何分配?這個現實而尖銳的問題讓原本和睦的三世同堂之家陷入紛爭。
2025年8月28日,連平縣人民法院收到陳奶奶的一紙訴狀,她將兒媳、孫子、孫女悉數告上法庭,訴請三人向其支付周大偉交通事故獲賠的部分死亡賠償金。
案件受理后,立案法官進行閱卷,意識到該案不僅涉及賠償金的分配,更關乎親情的維系,如果直接判決,無論結果如何,都可能進一步撕裂這個遭受重創的家庭。因此,法院打算優先選擇調解方式,致力于在法律框架下修復家庭關系。
征得當事人同意,第二日上午,雙方當事人來到連平法院調解中心進行調解。調解室里,陳奶奶擔心自己老無所依,希望多分一些錢以保障晚年生活。而周大偉的妻子張阿姨與一雙剛步入社會的子女周峰、周雪,則認為他們與周大偉共同生活,經濟依賴更深,賠償金應主要用于維持家庭未來的生計。
“死亡賠償金并非遺產,而是對死者近親屬的經濟補償和精神撫慰,不能適用繼承法的規定進行分配,其分配應綜合考慮各方與死者的生活緊密程度、經濟依賴程度等因素,并非簡單平均分割。”調解員向雙方說明道。
為讓調解更高效,調解員隨即采取“背靠背”溝通方式,分別與雙方談心,一方面,向陳奶奶說明其合法權益在法律范圍內會得到充分保障,晚年生活不會無人過問;另一方面,也引導張阿姨和子女理解陳奶奶的擔憂與無助,強調家庭凝聚與親情延續的重要性。
畢竟血濃于水,經過多輪耐心調解,雙方逐漸從情緒對抗回歸理性協商,并當場達成協議:陳奶奶分得45000元用于養老保障,剩余部分在扣除實際支出后,由張阿姨、周峰、周雪三人平分。同日,連平縣人民法院審查后,作出民事裁定,確認協議有效。
更可貴的是,張阿姨和子女承諾將繼續履行對陳奶奶的贍養義務,多陪伴、關懷老人,讓她安度晚年。“謝謝法官,這么快幫我們解決了糾紛。”本案紛爭圓滿解決后,陳奶奶一家人攜手走出了法院。
從前一天立案到第二天上午成功調解,連平縣人民法院在24小時內高效快捷地化解了這起家事糾紛,使破裂的親情得以彌合,家庭的溫暖重新回歸。(當事人均為化名)
本報記者 謝夢君 通訊員 徐曉曦 謝洪琴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主題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