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河情深 筑夢未來 深圳支教老師持續點亮河源學子夢想
本報訊 記者 張濤 “當看到孩子們渴求知識的眼神,我深知教育的力量。愿做一盞燈,用教育的溫度,照亮每個孩子追夢的路!”在日前舉行的“情暖源城·筑夢未來”大鵬新區教師支教分享會上,支教教師葉麗動情的話語,道出了所有深圳幫扶教育工作者的心聲,也深深打動了在場的人。記者從深圳對口幫扶協作河源指揮部了解到,2024至2025學年,深圳市選派90名優秀教師組建駐河源支教隊,深入河源市“五縣一區”46所受援學校,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精湛的專業能力,扎實開展教育幫扶工作,為河源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相關數據顯示,駐河源支教隊全年開展公開課及講座1593場,送教下鄉234次。其中,龍川縣支教隊黃盛科創建航空科普工作室,帶隊獲河源市無人機大賽冠軍;紫金縣支教隊引入AI課堂循證輔助等系統,以大數據驅動教學精準改革;連平縣支教隊聚焦“素養課堂”與“養成教育”,輻射連平縣8個鄉鎮,有效改善教學和學習方式。
駐河源支教隊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多方籌措資源,為受援地學校改善辦學條件、提升教育質量提供了物質保障。源城區支教隊葉麗發動社會力量捐贈43臺電腦充實教學設備;和平縣支教隊聯動10所深圳學校“送教下鄉”并捐贈10萬元教學物資;紫金縣支教隊引進967萬元資金升級改造校園硬件設施。
以源城為例,教育幫扶的成效,如春風化雨,浸潤著源城校園。大塘小學的學生文明素養顯著提升,埔前中學的校風學風和家長滿意度持續向好,這些可喜的變化正是山海教育協作結出的實在碩果。大鵬新區與源城區教育協作基礎深厚。三年來,大鵬新區已派出45名優秀教師扎根源城鄉村學校傾情支教。同時,源城區精心組織90人次教師奔赴大鵬新區優質學校跟崗“取經”,“支教+跟崗”雙向賦能的人才培育通道全面暢通。2023年12月,兩地24所學校成功“結對子”,建立起以“校際管理經驗共享、教師跟崗培養、優質教研資源互通”為核心的“三個全覆蓋”長效幫扶機制。機制建立以來,兩地學校攜手開展組團送教、聯合教研等活動50余場。大鵬新區及社會力量累計捐贈教學設備及幫扶資金超85萬元,惠及源城師生3000余人,為源城教育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大鵬力量”。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翠涌九連共富路,春風點化萬竿斜。”地處九連山腹地的和平縣上陵鎮翠山村,峰戀疊嶂,一望無際的毛竹沿著山坡起伏,似碧海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