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輔助駕駛方案加速進入國際賽道
在2025年德國慕尼黑車展上,智能輔助駕駛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的一大焦點。來自中國的多家企業集中亮相,勾勒出智能輔助駕駛從概念到落地、從本土到全球的加速演進圖景。
今年慕尼黑車展已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新車展示,還是軟件、芯片與出行方案的舞臺。中國企業攜成熟的量產方案以及先進技術亮相,向歐洲市場全面展示智能輔助駕駛產業鏈各環節的技術突破與合作優勢。
卓馭科技與一汽-大眾合作推出一款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在速騰L、探岳L等車型上將陸續上市,并通過大眾體系A-SPICECL2認證,體現中國企業設計的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在國際市場流程與質量體系中的發展日趨成熟。
輕舟智航展示的智能輔助駕駛方案已在中國大規模應用,自動緊急剎車系統誤觸發率低于行業均值,量產搭載規模正逼近百萬輛。“我們希望把中國驗證過的方案帶到歐洲市場。”輕舟智航首席執行官于騫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中國科技企業地平線展示了用于智能輔助駕駛的車規級人工智能芯片征程6系列,以及基于該系列芯片打造的城市輔助駕駛系統。據介紹,基于這一系列中的征程6B芯片,德國博世正在開發第四代多功能攝像頭,預計2026年開啟量產。
一些中國車企也在探索更全面的自研路徑。零跑提出“全域自研”,覆蓋電驅、電池、座艙和智能輔助駕駛,并在量產車型中應用“四域合一”架構。
近年來,歐洲傳統車企面臨轉型挑戰。產品投放與技術儲備滯后使不少企業在電動汽車的市場競爭中逐漸落于下風。“在軟件研發上,我們確實走得慢了一些。”一名參展的德國車企工程師告訴記者,“與中國企業合作,可以幫助我們加快智能輔助駕駛相關配套技術落地。”
據新華網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主題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