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躍升至第二檔 實現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覆蓋率100%
本報訊 記者 謝夢君 通訊員 鐘文華 近日,住建部發布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最新評估結果,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在全國111個中等城市中位列第58名,正式由第三檔躍升至第二檔,提前1年完成省定目標任務。
自2020年正式啟動垃圾分類工作以來,市委、市政府連續5年把垃圾分類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督檢考計劃,以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居民認知度和參與率為目標,統籌推進全市垃圾分類工作。2024年,《河源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出臺,配套《河源市城市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設施專項規劃(2025-2030年)》等一系列政策法規,進一步夯實我市生活垃圾分類法治化工作基礎。
市城管綜合執法局作為垃圾分類工作牽頭單位,構建了協同聯動、齊抓共進的分類工作格局,在推動源頭減量方面,大力推進環環相扣、全鏈條式垃圾分類體系,330家公共機構成功創建“節約型機關”,16家零售企業按時報告塑料使用情況,26家星級酒店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快遞電子面單使用率100%,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超90%。
在垃圾分類處理能力建設上,我市積極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餐廚垃圾處理廠等項目建設,創新推出有害垃圾預約上門回收和定期巡檢收運模式,在市中心城區315個公共機構和73個示范點,集中將有害垃圾收運處理,順利實現了市區生活垃圾“零填埋”,全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持續保持100%。
同時,我市深入開展“黨建+垃圾分類”工作模式,堅持以市、區、街道、社區黨組織四級聯動機制為抓手,積極動員機關黨組織依托“雙報到”“結對共建”“主題黨日”等載體,組織黨員志愿者主動下沉到社區小區、樓棟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理解、支持、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
截至2024年底,全市已實現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覆蓋率達100%,老舊投放點更新率53.2%,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保持100%,回收利用率37.5%,均超全國同類型城市平均水平,提前完成省“十四五”規劃任務。接下來,我市將積極創新工作方法,常態化開展志愿活動,推廣特色宣傳模式,形成多部門聯動、全民行動的垃圾分類新格局,穩步推進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再上新臺階。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魚燈夜游、低空飛行、“非遺”體驗……今年五一假期,河源市文旅市場火力全開,豐富優質文旅產品供給,打造特色多元消費場景,吸引八方游客紛至沓來,勾勒出一幅人氣旺、市面暖、活力足的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