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法院開展“法治副校長”系列普法活動 為學生健康成長撐起法治晴空
本報訊 記者 謝夢君 通訊員 徐曉曦 昨日,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展“法治副校長”系列普法活動,邀請河源理工學校70名師生走進法院,通過“法庭開放日”、模擬法庭及交流座談會等形式,讓學生零距離感受司法威嚴,沉浸式體驗法院審判工作,不斷增強學生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撐起法治晴空。

模擬法庭活動。本報記者 吳心怡 攝
活動當天,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同學們有序參觀了執行指揮中心、訴訟服務中心、審判法庭等場所,詳細了解“立案-審判-執行”全流程。為進一步提升普法質效,當天還組織開展了模擬法庭活動,學生們分別化身“審判長”“審判員”“被告人”等角色,有條不紊地開展模擬庭審活動,在活動中加深對法律的理解。
在普法交流座談會上,法院干警聚焦就業簽約、網絡安全、校園糾紛、刑事責任等學生關注的領域,結合典型案例系統講解其中的法律風險點及應對方法,并針對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的法律困惑與知識需求進行一一解答,幫助學生明晰校園生活及社會場景中的法律邊界,樹牢“心有法度,行有尺度”的法治觀念。
“穿上法袍,坐上審判席最高位置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肩上的責任。為勝任這一角色,我必須吃透案情、理清法律關系,這鍛煉了我的邏輯思維;庭審中需應對各種突發狀況,又提升了我的臨場應變能力。”扮演“審判長”的河源理工學校學生曾偉豪說,此次模擬法庭活動讓他收獲頗豐,對他未來的學習和職業發展來說是寶貴的財富。在今后的生活中,他將繼續遵守法律法規,做一個正直善良、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法治副校長系列普法活動將學生請進法院,旨在通過‘零距離’接觸法院工作流程、‘沉侵式’體驗開庭審理案件、與法官面對面座談等方式,帶領同學們‘推開’認識法律的大門,在同學們心中播下法治的種子,引導同學們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新時代青年。”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庭長曾貴芳說。
據悉,近年來,河源兩級法院持續推動“法治副校長”履職模式創新,從傳統“進校園授課”向“沉浸式普法”升級,以真實案例為警示,幫助同學們掌握維權方法、明確法律邊界,打破書本化教學的局限,讓同學們在親身體驗中感受法律的剛性與溫度。接下來,市中級人民法院將繼續堅守“法治護航員”的職責定位,加強與學校、人大代表、特約監督員的溝通聯系,持續開展好普法活動,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活動,共同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安全、有序、法治的社會環境。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主題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