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向新,春城同行! 中國晚協第40屆年會在昆明舉行
10月29日,主題為“融合向新 春城同行”的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以下簡稱中國晚協)第40屆年會暨第八屆理事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在昆明云報傳媒廣場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家主流媒體的社長、總編120余人齊聚一堂,交流互鑒,加快推進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探討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的路徑方法。
云南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云南報業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何祖坤致歡迎詞;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會長劉海陵回顧了中國晚協40年光輝歷程;中國記協國內部會員處處長李瑩宣讀中國記協賀信,熱烈祝賀中國晚協成立40周年。
何祖坤表示,近年來,云南日報報業集團和云南報業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始終堅持內容為王,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取向、輿論導向,加快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立足云南實際,大力實施精品工程,致力于創作正能量、高品質、高流量的新聞產品。例如“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全網點擊量達600億次,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同時,積極推進全媒體平臺建設,探索系統性變革,實施移動優先戰略,主攻互聯網主戰場。建立媒體融合實驗室,強化技術賦能,建設國際傳播中心,提升海外影響力,深化黨建與業務融合,促進高質量發展,堅守安全底線,保障媒體平臺穩定運行、安全運轉。
何祖坤說,今年是春城晚報創刊45周年,目前正處于轉型升級、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本次會議的召開對春城晚報進一步改革發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劉海陵表示,中國晚協成立40年來,始終錨定新聞輿論工作核心方向,堅持黨性原則不動搖,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在記錄時代變遷中創作了大量兼具思想性與傳播力的優秀新聞作品。40年間,會員從最初的十幾家逐步發展至如今的165家,覆蓋了全國所有城市晚報。這40年,中國晚協既見證了晚報人以筆為犁、深耕時代沃土的堅守,更帶領行業在新技術浪潮中突破困境,續寫新篇。回望來時路,那些鐫刻在新聞史上的民生溫度、時代印記,以及媒體融合轉型中的探索陣痛與技術突破,共同勾勒出中國晚報事業40年砥礪前行的完整軌跡。
劉海陵說,面向未來,中國晚協將強化精品創作研討等機制,進一步搭建“晚報精品數據庫”“創新分享”等舉措,讓優質內容資源實現長效傳播與價值再生;適時建立跨區域的智媒聯盟,整合會員單位的內容、技術、渠道、服務場景,形成“單兵精銳+集團軍作戰”的發展態勢;進一步發揮行業組織優勢,搭建共享經營平臺,協助會員破解經營難題,為行業持續發展注入不竭動能。
中國記協在賀信中說,中國晚協作為聯系全國晚報媒體的重要橋梁紐帶,自1985年成立以來,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團結帶領全國晚報,深耕民生領域,創新傳播形式,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鮮明特色,記錄時代變遷,傳遞百姓心聲,讓晚報這一品牌在歲月的沉淀中愈發彰顯獨特價值。希望中國晚協繼續發揮引領作用,團結帶領全國晚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決落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新部署、新要求,牢記國之大者,堅守為民初心,讓晚報聲音在新時代煥發生機與活力,為鞏固壯大主流輿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1982年,作家冰心在《春城晚報》“小桔燈”專欄題字并寄語。春城晚報11位小記者在現場誦讀了《致敬文字·接力光芒》,沿著時光脈絡重溫名家與新聞前輩筆下見證的山河故事,向老一代新聞工作者致敬。
大會審議了中國晚協工作報告,報告對中國晚協第39屆年會以來開展的主要工作進行了總結,并謀劃明年中國晚協的工作重點。大會對部分為晚報事業作出杰出貢獻的原任、現任總編輯給予了高度評價,致以崇高敬意。大會宣布了2024年度趙超構新聞獎名單,并為獲獎單位和個人頒獎。
本次年會由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中共云南省委宣傳部、中共昆明市委宣傳部主辦,云南日報報業集團、云南報業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云南春晚傳媒有限公司(春城晚報社)承辦。
春城晚報記者 羅宗偉 史子昊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主題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