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伙記
妹妹新屋入伙的日子,是父親提前就挑好日子的,雖然在這之前,我們都說這個日子有點太急了,實際上是各人忙于各人事。然而父親說好日子不容易挑,就按這個先入了伙,其他的以后再議。
這個房子,父母和弟弟妹妹都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前期寄托了他們的期望,在后期的裝修和入住前的購置上,妹妹則來回奔波勞累。現在入住,也算是使妹妹暫時地安頓下來,兩位老人也了卻一樁心愿。所以,我們心里有個共識,就是希望好好地把這個儀式辦好。
入屋的時辰是早上七點四十五分,他們要趕在這個時辰之前從70公里外的老家下來,把一應準備的東西都提前準備好。
這些東西里,有鍋碗瓢盆等,也有在本地風俗里入伙儀式所不能少的一些物品,燭盞、火種、大公雞、掛門的紅綢布、紅粄和柏葉……非常細碎。尤其是那一盆火種費了父親不少心思。父親要把老家灶房里的炭火,用一個銅盆裝好了,火不能熄,又要考慮安全等因素,小心翼翼地讓這把火成功地傳到新家。煙火煙火,火是延綿,也是希望,這盆火只要不熄,就算是保持著微小的苗種,一切也就有希望。
父親說一晚上沒有睡好,時不時起來看看火盆。實際上那天晚上個個都沒有睡好。
第二天五點多,父親和母親就起來了,并叫醒了提前一晚回去的大女婿和其他人,把東西裝進我們的小汽車里,六點一過就出發了。
七點,車就到了新房的小區。眾人把東西卸下,坐電梯搬到十五樓。東西出了電梯,在新房到電梯口之間的過道之間堆著,我們在那里等。妹妹三歲多的孩子小瑜為新鮮的環境所興奮著,逗得外公外婆時而笑。
等了許久,快到時辰時,妹妹一家三口來到了門前,由妹夫提著那個還熱烘的火盆打頭,開門進去了。他們進門時,母親在旁邊念著一些吉祥的話語。我們都在門外等著,等他們把火盤放進廚房,把新的火打著。再過了十多分鐘,父親才取出紅綢,與母親兩人開始掛綢。
“一條紅布四尺長哦。”父親踩上椅子,把紅綢掛在門口正上方時,母親開始念。
這時窗外響起了初夏早上的蟬鳴聲。
頓了一會,父親發現母親沒再繼續念,便催道:“念啊,繼續念。”
“左邊掛來大富貴,右邊掛得狀元郎。”母親便繼續念了下去。
這時,父親已經把左邊的紅綢固住了,又開始催著母親。
母親給他遞上去一條紅繩子,便又加了兩句:“添丁又發財哦!萬事如意哦!”
父親的每一個動作,母親的每一句念詞,都如此鄭重,甚至帶著一些笨拙,因為他們的心里裝滿了太多的東西,太多對兒女的牽念。
順利點火、掛綢后,我們通通都進了新房,大家這時才開始輕松了一點,好像完成了一件大事。妹妹開始熱鍋,煮湯圓。我們坐在餐桌前,閑嘮點評著新家具的細節。稍作休息,計算著缺哪些東西,到樓下的超市去添補。
中午十點多,父親和母親再次鉆進了新家的廚房,適應著新的一切,炒鍋和蒸鍋都是他們從家里帶下來的,還有午餐的菜品,有鎮上買的豬肉、雞以及雞生的蛋,從菜園里摘下來的豆角、紅莧菜等。
不久,父親炒的紅燒肉的香味便溢滿了整個屋子。
作者:吳聚平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主題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