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信心充足 “百家民企進河源”成功簽約300余億
介會暨項目簽約儀式現場。本報記者 胡青松 攝
本報訊(記者 謝素德)昨日, “百家民企進河源”投資環境推介會暨項目簽約儀式在萬綠湖東方國際酒店隆重舉行。推介會共有 68 個項目成功簽約,投資總額達 307.16 億元,這標志著我市將掀起新一輪的投資建設熱潮。
市委書記陳建華代表市委、市政府致辭歡迎。陳建華說,我市歷來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為一項“基本市策”,對民營企業堅持“高看一眼、厚愛三分”,始終把加快民營經濟發展擺在全局發展的重要位置來抓。目前,蓬勃發展的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推動河源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陳建華指出,河源有日益凸顯的區位優勢,有豐富優質的自然資源,有不斷夯實的產業基礎,有持續增強的科教實力,將是民營企業轉型升級的理想樂園。他強調,河源將堅決落實民營經濟“國民待遇”,堅決兌現各項優惠政策,切實打造“五星級”服務的投資創業環境。同時也將全力支持民營企業向新型工業化領域拓展,參與新電子、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等新興產業鏈分工,參與礦產資源開發,參與現代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業發展,河源熱誠歡迎各位企業家前來投資興業,攜手合作、共謀雙贏,共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市長彭建文在介紹我市投資發展環境時說,河源是歷史悠久、交通便利的“發展旺地”,民風好、區位好、成長好;河源是商機無限、潛力巨大的“投資洼地”,有高水平的工業園區、高層次的生產配套、高效益的政府服務;河源是風景秀麗、宜居宜游的“生態福地”,自然環境一流、生活設施一流、旅游資源一流,我們期待更多有理想、有眼光、有實力的企業家們看好河源、投資河源。
新聞助讀
簽約項目“寬、廣、大、好” 建成可實現年產值350億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張志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昨日簽約的這批項目呈現出“寬、廣、大、好” 四大特點,68 個簽約項目全部履約建成投產后,預計每年可實現產值350 億元,利稅30 億元以上,將進一步推動我市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四新”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水平,促進我市經濟、生態、文化“三大崛起”。
張志純介紹,“寬”即項目領域寬,涉及工業、農業、旅游、商貿、房地產開發等多個領域,其中工業項目33 個、總金額112.6 億元;“廣” 即項目來源廣,參會人數多,其中 80%都是省內外知名民企投資項目,一改我市過去外來投資民營項目僅局限于珠三角地區的局面; “大”即項目規模大,上臺簽約的 45 個項目中,有28 個項目投資金額在1 億元以上,約占上臺簽約項目總數的2/3;“好”即項目質量好,有40%的項目都是我市鼓勵引進和大力發展的“四新”產業項目。
簽約企業紛紛表示 投資河源信心充足
“河源是廣東省的后花園,山清水秀,在這里投資,人的心情都很好。”昨日,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彭本超道出了大多數投資商的心聲,他們表示,河源良好的生態資源和后發優勢讓他們對企業發展信心十足。
據悉,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國家循環經濟試點企業,此次到河源將投資3 億元建設河源格林美城市礦產資源循環利用項目。彭本超介紹, “城市礦產”是指在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中產生的工業廢棄物、生活廢棄物、城市建筑廢棄物,包括可循環利用的廢鋼鐵、有色金屬、舊機電設備、建筑磚渣土方、塑料、橡膠、粉煤灰等相關資源,在和平福和產業轉移園投資的項目,就是搞循環經濟產業園,把城市礦產資源利用起來,變廢為寶,將建成格林美在廣東地區的電子廢棄物分類拆解處理與城市礦產資源化中心。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