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幅日本古畫驚現古村落引發網友熱議“挖掘古邑文化”
最近,在邊遠山村仙坑發現了4 幅日本古畫,竟是省專家無意中發現的,而在祖屋生活的幾代人都沒有發現,這不能不令人感到意外。(相關報道詳見:http://www.hynews.org/news/2012/0320/article_23939.html)再者,這些古畫找遍族譜都沒有確切的記載,河源古村落雕梁畫棟,到底有多少沒有被發現的東東,很難講。河源 “客家古邑”的稱號絕非浪得虛名,但如何持續穩定發掘古邑文化,已是迫在眉睫。
網友牛背牧童
——摘自河源民生論壇
詳見:http://bbs.hynews.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4956&highlight=%B9%C5%BB%AD
其實也不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了。閑暇時光喜歡行走河源明清古屋,但向樓內住戶打聽某個文化遺存的地址或來歷時,很少能得到滿意的回答。竊以為,發掘古邑文化尚需再添“一把火”,要發動各種途徑研究這些古屋,才能讓人了解它,認識它,進而才能保護它。
網友守座空城卻沒
——摘自河源民生論壇
的確如此。散布在邊遠鄉間的建筑遺存是客家先民文明的重要標志,是一次性的,失去了便無法再生。那些明清古屋上的雕刻,不管是人物類、動植物類,還是文字類,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不同時代的思想、文化、宗教和民俗的印記,是觀察客家先民當時社會有趣的萬花筒,可以說它既是審美范疇,同時還有美學以外更加廣泛的意義,因此就更顯得彌足珍貴了。
網友小雞快跑
——摘自河源民生論壇
不止一次看到,河源一些鄉間投入了幾百萬修繕出來的古屋或古祠堂弄得面目全非,想來令人痛心。他們也了解古代建筑的歷史文化價值,想將它們保留、開發,但不少舉措浮躁,開發過度,保護不力,不顧歷史全面翻新,把文物搞得一塌糊涂,好心未辦成好事。
網友綠茶
——摘自河源民生論壇
欄目主持:張濤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