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定南達成合作 爭做"粵贛門戶"抱團發展先遣兵
備受關注的和平縣“兩會”結束僅兩天, 11 月18 至19 日,和平的好“老表”、好鄰居 ——江西省定南縣縣委書記賴正文率該縣黨政考察團到和平縣考察,雙方就建設粵贛邊際區域產業合作示范區達成了廣泛共識。業內人士認為,這有望成為建設粵贛邊際區域產業合作區“先遣兵”,成為“粵贛門戶”抱團發展“實驗地”。
“抱團”比“單打”有力量
據了解,和平、定南粵贛邊際區域產業合作示范區將圍繞壯大產業支撐和提升經濟發展層次,積極探索并形成錯位融合、優勢互補的產業聯動發展機制,推動兩地在承接產業轉移、產業園區建設、工業及旅游業、物流業發展等方面的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為促進區域內產業發展提供機制保障。“區域抱團聯動,比各自單打獨斗更有力量。”定南縣縣委書記賴正文說,通過考察,進一步了解了和平的人文歷史、工業、旅游業等方面的情況,希望在今后的發展中,和平、定南要進一步加強溝通和聯系,充分發揮地處粵贛兩省交界和原中央蘇區縣的優勢,積極爭取上級支持,抓緊規劃,努力促成贛粵邊際區域產業合作示范區項目建設,實現合作發展。
記者從《關于印發和平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的通知》了解到,規劃明確提出要建設粵贛省際區域合作創新區,提出要依托京九鐵路、粵贛高速,積極搶抓省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福田區全面對口幫扶、贛深高鐵動工建設等機遇,積極響應市主動融入深莞惠經濟圈,推動該縣與深莞惠地區在基礎設施、產業投資、商務貿易、旅游、農業、技術、資本、人力資源、科教文化、環境生態等重點領域的對接與合作,積極承接深莞惠經濟圈產業轉移,深化產業鏈分工合作,加快推進該縣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同時要發揮和平毗鄰江西省定南縣的地緣優勢,爭取兩省支持該縣與定南縣在交界區域合作共建粵贛省際區域合作創新區,由兩地統籌規劃合作創新區的基礎設施、產業布局、城鎮建設等,致力將合作區打造成粵贛戰略合作的先導區及兩縣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上月中旬,和平召開了縣第十三次黨代會,動員和號召全縣上下堅持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努力建設“一城二區三地四縣”,特別把區域經濟發展擺在重要位置,提出了打造省際區域一體化發展試驗區、省際物流集散基地的發展目標。
共同保護東江水資源
記者注意到,共建省際區域一體化發展試驗區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促進兩地生態旅游大發展方面。和平與定南同屬的東江流域水源保護區,是珠三角及香港地區重要飲用水源地。目前,和平提交的關于打造東江生態經濟帶的提案納入了廣東省“十三五”規劃綱要。雙方認為,和、定兩地如果能牢牢把握這一發展機遇,加強溝通合作,共同保護東江生態環境,合理開發沿江生態資源,合作打造東江流域經濟帶,必將能形成新的縣域經濟增長點。兩地加強旅游發展規劃合作大有可為,可圍繞“粵贛邊際旅游休閑目的地”以及“周末兩日游”、“縣區一日游”的定位,整合贛南、粵北地區精品旅游路線,共同致力把和、定兩地打造成“贛深高鐵沿線旅游休閑產業帶”。據悉,接下來,和平縣委、縣政府將組隊專程到定南去學習取經,促進兩地的深入交流和友好合作,共同開創區域合作共贏發展新局面。
本報記者 張濤 特約記者 吳煥逸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