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半居民已選定“心水房”
原江源新村的居民在選“心水房”。
昨日,源城區源西街道江源社區居委會內人潮涌動,不少人一家老小齊出動來到這里看房,居委會變成了“售樓部”,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來,位于市區西片區的江源棚戶區改造項目在完成房屋征收和拆遷工作后,已經進入選房階段,今天過后,386 戶原江源新村的居民將有283戶選定新房子。有居民表示,政府花大錢新建的安置房既漂亮又實用,讓他們未來的居住環境有了極大改善。
新房進展 計劃2018年春節前入住
地處西環路以西、粵贛高速公路以東的江源新村,是政府于1998 年建設的水庫移民安置點。經過近20 年時間,幾百棟老舊房屋過于窄小,居民們早已頗有怨言。不過,如今來到江源新村,再也找不到一棟房屋,只能看見堆得像小山包一樣的瓦礫塵土。
經過大半年的努力,9 月5 日,江源新村內的386 戶房屋被全部拆除,江源棚戶區改造項目房屋征拆工作宣告結束。據了解,我市將在拆除后的江源新村原址,就地建設名為“東江源”的安置小區。安置小區內共14 棟房屋,累計可提供763 套房源,有最小65 平方米、最大110 平方米的6 種戶型供居民選擇。
目前,市西優辦正在組織人員對東江源安置小區選址所在地進行清表,有關小區建設的各項前期工作也在加緊完成。按照計劃,該項目將在今年內正式動工,2018 年春節前完工,讓原江源新村的居民們能夠在新房內過一個歡喜的春節。
居民選房 按簽約順序公開進行
昨日上午11 點,記者來到江源社區居委會時,這里已經聚集了不少前來選房的居民,他們在跟工作人員核對身份并拿到選房順序號后,便來到張貼有安置小區規劃設計圖、房源信息的公告欄前,仔細研究對比各個房源的面積、戶型、樓層等,不少居民甚至還拿出紙筆,記錄下自己鐘意的“心水房”。有的居民看到喜歡的房源已經“名房有主”,還不禁感到可惜。
江源棚戶區改造涉及的拆遷戶共有386 戶,這么多居民選房的順序是怎么定下來的呢?據了解,在江源新村啟動征拆工作后,工作人員便逐戶與居民簽訂了征拆協議,而此次選房的順序,也是根據居民簽訂征拆協議的時間先后定下來的。也就是說,當初居民越早同意征拆自家房屋,就越能優先選房。
據悉,選房工作分3 期進行,首期100 戶居民選房已在14 日完成,共選走了178 套房屋;昨日和今日進行的第2 期選房,將有183 戶居民選定328 套房屋;剩下的103 戶居民將在第3 期完成選房工作。由于整個選房工作全程按照簽約順序公開進行,且居民需在選定房屋后現場簽訂《選房確認書》,因此盡管“看房”的人很多,卻始終秩序井然。
過渡期 住房補貼一次性發放
值得一提的是,實施江源棚戶區改造,將大大改善原江源新村居民的居住條件。根據相關方案,原江源新村居民可獲得的房屋面積,是在其此前房屋面積的基礎上適當擴大計算出來的。具體標準為,原房屋的1 至2 層房屋面積,按1:1.2 置換,2 層以上房屋面積,按1:1.15置換。
除了房屋置換,政府還向居民提供了貨幣補償。如果居民選定的房屋面積,不足其應該獲得的房屋面積,政府將按照第三方評估公司按市價評估出的住房價格,以3420 元/平方米的單價進行貨幣補償。
舊房子已經被拆除,新房子2018 年才能建好,那么在這期間,拆遷居民的居住問題怎么解決呢?據了解,我市按照人均每月 200 元的標準,為每戶居民提供了過渡期住房補貼。目前,這批住房補貼已經一次性全額發放到了每一戶拆遷居民手上。
選房故事 房子建好立刻回來住
1998 年,水庫移民黃偉團住進了江源新村。當時,他家分得一套兩層共48 平方米的房子。隨著時間推移,家中人口日益增多,本來就小的房子越來越不夠住,黃偉團無奈之下加建了樓層。今年1 月份,得知江源新村將被拆除進行棚戶區改造后,黃偉團二話不說,第一時間與政府簽訂了征拆協議,并很快搬到了光明路的一間出租屋內。
9 月14 日,黃偉團作為首批“看房者”來到江源社區居委會選房,很快看中了一套 110 平方米、位于15 層的靚房。黃偉團說,按照置換比例,他可以獲得總面積150 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如今,他不僅選到了一套非常好的房子,剩下的40 平方米還能以3420 元的單價獲得貨幣補償。
“房子建好了,我立刻回來住。”黃偉團告訴記者,他仔細研究過新安置房的規劃設計,覺得非常實用,也很滿意,希望政府還能再做幾件大好事,把江源社區的配套基礎設施完善起來。
本報記者 黃冉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