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縣全力爭創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戲劇風勁吹校園
傳承國粹助創文
和平縣全力爭創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戲曲進校園,傳承在身邊。日前,“共創文明·和諧校園”2018年和平縣地方戲曲進校園文藝演出活動走進和平中學,精彩的戲曲表演贏得了眾多師生的陣陣熱烈掌聲。據悉,這是和平開展創文系列宣傳活動之一。上月23日,和平縣召開創文工作分析會。和平縣委書記陳勁松、縣長王巍提出要壓實工作責任,深化督促檢查,全力爭創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記者昨日了解到,目前該縣通過地方戲曲進校園文藝演出等多渠道、多層次的創文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使創文活動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讓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創文工作,形成全縣動員、全民動手,各方支持、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在全縣掀起了創文的陣陣熱潮。
眾多市民過“戲癮”
11月28日晚,和平縣2018年送戲曲進校園暨客家采茶戲展演活動在熱水鎮文化廣場拉開序幕,近500名觀眾觀看演出。這次活動由和平縣文廣新局、縣文明辦、縣文聯、熱水鎮委聯合主辦,縣文化館、熱水鎮民間藝術協會聯合承辦,縣客家文化發展促進會協辦。
地方戲作為一個具有地方特色的劇種,有強烈的區域性,舞臺語言即使用當地的方言,有著無與倫比的親切感和代入感。客家采茶戲即是如此。早在1963年,和平縣熱水鎮成立了基干民兵業余劇團,一直堅持挖掘、傳承、創新客家采茶戲。黨的十九大召開后,熱水藝協致力于客家采茶戲的創新和發展。經過近兩個月的緊張排練,在11月28日晚,終于把熱水本土的編劇王雪松、謝掀挺譜曲的客家采茶戲《三借》,老作家陳青老師創作的《三成哥中獎》兩個小戲搬上舞臺。改革開放歷經40年了,這兩個小戲還依然吻合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兩個小戲劇情一波三折,接近生活,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演員們精彩的演繹,贏得觀眾陣陣笑聲和掌聲。
“共創文明·和諧校園”
先秦智慧、魏晉風流、漢唐氣象全在這一方戲臺之中,唱念做打,匯千古忠孝節義,更成一時離合悲歡。12月3日下午,送戲曲活動首戰到和平縣華強中學。演出現場,老師們通過表演經典戲曲、面對面交流的方式,親切、生動地向學生們普及戲曲的相關知識,激發同學們對戲曲的興趣,讓優秀經典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很多學生表示,這些節目改變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無聊、呆板的錯誤印象,對和平的戲曲文化和傳統文化有了進一步正確的認識。
繼走進華強中學后,送戲曲活動又分別走進和平縣陽明一小、熱水九連中學、和平中學,幾乎場場爆滿,深受師生喜愛,吸引了超過6000名師生和家長到現場觀看。和平縣文化館館長王勤勉表示,戲曲進校園活動達到了精神文明宣傳和地方戲曲傳承的效果,有利于全縣創文工作深入推進。他說,“戲曲進校園”活動并不是要求每個學生都會唱戲曲,而是著重培養孩子們對戲曲的興趣。只有通過走進校園,和孩子們互動,讓孩子們先了解戲曲、懂得戲曲,才能談得上熱愛戲曲。此次的活動,讓更多的孩子有機會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讓他們從小在心里種下一顆戲曲的種子。
全縣勁吹創文號角
記者了解到,和平縣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旨在通過創文以推動經濟發展、完善城市功能、加強社會管理、倡導文明新風,不斷提升和平的知名度、美譽度、吸引力和競爭力,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自豪感和歸宿感。
上月,和平縣召開的創文工作分析會提出,要進一步增強創文的信心和決心,以雷厲風行的作風和久久為功的精神,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做好創文各項工作,堅決打贏創文這場硬仗,為建設智慧生態現代新城、決勝全面小康社會提供文明支撐。當然,創文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縣上下統一思想和社會各方面的配合,需要市民群眾的理解支持和熱情參與。各級各部門要立足長遠,切實把創文工作作為一項日常工作,堅持常態化開展,切實鞏固創文成果,提高城市文明水平。
如今,和平創文號角勁吹。12月6日,由市文明辦指導,市公安局、河源晚報社與和平縣文明辦、公安局聯合舉辦的“百日交通零違法·萬名司機挑戰賽”活動在和平縣福和文體廣場舉行啟動儀式,受到了眾多市民的關注。12月17日至23日,知名書法家劉文華先生作品展將在山城和平陽明書畫院舉辦,將進一步豐富文化內涵,營造文化氛圍,對打造文化和平、推動文明創建、宣傳和平新形象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本報記者 張濤 通訊員 王勤勉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