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換新貌 村民喜開顏
村莊換新貌村民喜開顏
全市貧困村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連平縣)現場推進會采訪側記
閱讀提示
潺潺的溪水從村民家門口水渠里緩緩流過,水渠那邊即是新建的小型公園,一路之隔則是已建 成投入使用的文化廣場,多種體育設施應有盡有。像大湖鎮羅經村一樣,一幕幕創建社會主義新農 村示范村的新景,正在連平大地同步呈現。

談起羅經村的變化,曾純中(右二)笑逐顏開。
昨日上午,記者隨同全市貧困村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連平縣)現場推進會參會人員,走 訪了繡緞鎮金溪村,大湖鎮羅經村,忠信鎮東升村、柘陂村、大坪村等連平3 鎮5 個村,新農村示范村 建設成果喜人,所參觀之處讓人振奮。羅經村村民曾純中告訴記者,“美麗鄉村是我家,農村不比城 里差”,如今住在農村,出門也能見到公園,環境也并不比城里差多少。
垃圾場“變身”小公園
在羅經村,各大水渠貫穿全村,通 往每家每戶。曾純中說,這些水利措 施都是以前老輩人留下的,用了五十 多年了,后人至今還能受益。可是前 些年,水渠卻不是這樣,由于村民環保 意識差,垃圾隨便丟,再加上村里的生 活污水隨意排入到水渠里,一遇天旱 少雨,水渠流量減少,到處臭烘烘的, 村民苦不堪言。
全市貧困村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 示范村在連平全面鋪開后,曾陂圍里 面的危房拆了,駐村工作隊把曾陂圍 門口堆垃圾的地方規劃建設成了村里 小型公園,種上了桂花樹,鋪上了草 坪。“這些村民沒有花一分錢,村里環 境大變樣,你說,這好不好?”說起這 些,曾純中一臉的喜悅之情。
除了建設小型公園,曾陂圍的池 塘旁邊空地上還建起了一個新鮮玩 意,用曾純中的話說,“這玩意只在 城里見過,沒想到咱村也有了”。村 委委員何春如說,這就是村里的一 體式污水處理設備,日處理量為50 噸,管網建設已實現了雨污分流,可 解決1000 至1500 人的生活污水處 理問題。目前還正在排管口,村里 6 成以上的污水已可引到這里進行 處理。“這環境變化,比以前不止好 了一點點,而是一大截。”何春如說, 要是過一段時間,雨水豐碩的時節, 池塘里水滿的,家門前的水渠里水 也是滿滿的,羅經村肯定比現在更 好看。
環境變好了村民更戀鄉
要說村里擁有公園,不止羅經村 有。昨日上午,記者剛到繡緞鎮金 溪村,就見到村口一小型公園,與高 大的牌坊相映成輝,而離村口小公 園500 米遠就是一偌大的文體廣場, 晚上可容納200 人齊跳廣場舞。而 文體廣場的周圍,有5 棟民房正在建 設之中。
當地村干部說,村里環境好了,戀 鄉的村民更不愿意搬到城里居住,就 在家里蓋起了房子。記者踏訪金溪 村,還看到一些老危舊房拆除后,部分 地方已由鄉賢捐款和村民籌資建起了 祠堂,旁邊依山而居的小洋房里勒杜 鵑開得正旺,一派祥和之景。
村民無償捐地建公園
看見別的村嘗到了建公園的“甜 頭”,“廣東古村”大坪村民也不甘落后。 據駐大坪村精準扶貧工作隊隊長介紹, 聽說計劃建設粵海公園,大坪村民自愿 無償提供公園用地,這讓他們很感動。 記者在現場看到,大坪村粵海公園建設 規劃向村民公示,征求全村人意見,并列 出了項目建設時間表、責任人等,各項工 作正在緊張有序地推進之中。
“變化就是最好的宣傳。對于新 農村示范村建設來說,村民看到了工 作實效,肯定會積極支持。”帶隊參觀 的市政府黨組成員、市社會主義新農 村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葉振云說,對 于建設粵海公園,為什么老百姓自愿 捐地,就是駐村工作隊和村干部以自 己的實際行動給村里帶來了變化,讓 百姓受益。葉振云要求,把新農村示 范村建設項目表列出來對村民公示, 是對村民的一種承諾,更能取得他們 的信任,更是一種自信。
115個自然村未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
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指揮部辦 公室日前通報稱,截至第一季度末,扶 貧信息管理數據平臺新農村示范村模 塊實時完成情況顯示,全市255 個貧困 村1761 個自然村(20 戶以上)有1646 個自然村完成了“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 等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占總數的93.47%, 但仍有115 個自然村未完成“三清三拆 三整治”工作,其中東源縣60個,連平縣 28個,龍川縣21個,和平縣6個。
通報稱,全市255個貧困村1761個 自然村(20戶以上),全部已經完成村莊 編制整治規劃工作,并成立了村民理事 會制定了村規民約和章程。目前全市 村容村貌整治進展順利,已拆除危舊 棄房9.35 萬間,拆除面積270.63 萬平 方米;拆除亂搭亂建、違章建筑0.26 萬 處,拆除面積10.51 萬平方米。這其 中,村道、庭院及房前屋后已綠化0.44 萬處,已綠化面積16.92萬平方米。
在資金投入方面,省財政下達省 定貧困村創建新農村示范村建設資金 247000 萬元,其中,已實際支出 13733.34 萬元,資金使用率為5.56%。 除省級下達創建新農村示范村專項資 金到相關縣區外,目前各縣區縣級財 政資金、幫扶單位投入資金、社會資金 及農民投入等陸續落實投入資金 27546.81萬元。
本報記者 張濤 通訊員 歐陽春霞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主題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