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一線練就技術能手 用初心和創新守護萬家燈火
在美麗河源的綠水青山之間,一張張優質配電網正健康生長、壯大。看著這座城市璀璨的萬家燈火,對于南方電網廣東河源供電局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主任鄒曉明而言,如何讓電網更安全、更智能化是他一直以來的奮斗目標。
11年以來,鄒曉明秉承奮斗者的初心,與城市同頻共振;以智能化力量,強化配電可靠性,助力河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他曾被評為“廣東電網公司2017年度技術能手”,榮獲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三等功。他所創建的“鄒曉明創新工作室”兩年來已開展了兩個職工創新項目并通過驗收,有5項專利獲得授權。
鄒曉明(左一)與同事討論交流技術難題。
24小時值班力保萬家燈火
通信專業作為電網的“神經中樞”“高速公路”,要為電力生產和管理提供安全可靠的通信技術支撐,一旦發生事件,可能會讓調度失去對電網的監控,甚至引發電網的事故。在河源電力通信從起步到發展的時期,2009年,鄒曉明從東源供電局轉正定崗到河源供電局通信設備運維班工作,負責通信設備檢修工作。當時,河源電力通信網剛進入快速發展期,技術體制較為單一落后,部分站點還依靠通信質量不高的載波技術,一旦出現問題就必須要到現場處理。這就要求鄒曉明的手機要24小時保持暢通,接到緊急電話隨時出發去搶修。
據鄒曉明回憶,2011年除夕下午5點,網管值班人員突然監控到110kV隆街站的通信設備出現告警,電力生產業務面臨中斷的風險。當時正與家人一起準備年夜飯的鄒曉明,接到通知就立刻與同事一起趕赴連平縣隆街站現場處理故障,直到當晚8點,才把故障處理完畢,確保隆街地區當晚沒有出現大面積停電。雖然沒有和家人吃上年夜飯,但看著窗外每家每戶亮起的燈光,鄒曉明的心里依然覺得挺溫暖的。
從事電力通信專業工作11年以來,鄒曉明先后擔任通信設備檢修班班員、通信設備檢修班班長、通信網絡運行班班長、通信技術專責等崗位,工作期間腳踏實地,組織對全網通信設備開展遠程定檢,對通信網管實施8小時實時監控和24小時手機值班,及時發現、消除故障缺陷,切實擔當起了通信調度的職責,全力保障河源電力通信網的安全、穩定、可靠運行。
攻堅克難填補技術空白
2009年,河源供電局開始應用IP數據通信技術。而當時,河源供電局主要通信技術是光纖通信、載波通信、語音交換等傳統的通信技術,很多人對這一項新技術比較陌生,導致當時工作很被動。為了熟練掌握IP數據通信技術,鄒曉明積極參與培訓,多方查閱資料,帶著問題不厭其煩地請教廠家技術人員。經過刻苦鉆研,鄒曉明從一名數據網技術“小白”成為了“專業能手”,成功填補了河源供電局數據網技術空白,并積極熱心向青年員工傳授知識技能,帶動團隊共同進步。
2017年,鄒曉明被聘為河源供電局通信助理二級技能專家,并創建了“鄒曉明創新工作室”,是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認定的勞模(技術能手)工作室。作為工作室負責人,鄒曉明定期組織技能技術培訓和技能競賽,與團隊成員互相探討、攻克技術難題。兩年來,工作室開展了兩個職工創新項目并通過驗收,申請了尾纖繞纖筒等15項專利,其中5項已經獲得專利授權。2017年,鄒曉明參加了廣東電網通信設備檢修工技能競賽,榮獲了個人二等獎。同年,鄒曉明作為省公司選手參加南方電網公司“精益杯”通信專業技能競賽,為廣東代表隊奪得團體第一,并榮獲個人二等獎。
如今,看著我市通信網絡的快速發展和壯大,鄒曉明表示,將繼續立足本職,扎實工作,攻堅克難,帶領團隊共同進步,為河源發展提供優質電力保障。
本報記者劉曦通訊員徐猛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