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川群策群力幫助災區群眾解決復產重建難題 部分受災村已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本報訊 記者 吳奕鎮 連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龍川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齊心協力、積極參與災后復產重建工作,持續開展災后防疫、醫療服務、次生災害防范等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以實際行動幫助受災村民解決復產重建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目前,該縣受災地區災后復產工作有序開展,部分受災村已經恢復正常生產生活。
在龍川縣貝嶺鎮雁化村的農田里,村民們正在開展復產工作。李良朝就是其中一位,這幾天他都在自家的玉米地里收割成熟的玉米。李良朝告訴記者,受這次特大自然災害的影響,玉米的收成比以往減少了一半。“我大約種了有一畝多,現在收割差不多完成了,這次稻谷受損比較多,玉米相對較少,按以往的收成比例來講,今年收成大幅減少。”同時,李良朝還將原來種植稻谷的農田及時進行了改種。
為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雁化村的村民劉女士也正在自家的田地里揮著鋤頭,準備在這塊受災的田里改種番薯。“這次受災的田大概有兩畝多,想著現在改種番薯說不定還能有好的收成,我已經連續種了有三天了。”
據了解,受特大自然災害影響,雁化村房屋全倒戶有5戶、低級危房戶60多戶,一般損壞的有100多戶,農田損壞300多畝,壩頭水圳基本癱瘓,4個自然村的道路全部中斷。經過一段時間的災后復產工作,目前,該村交通、供水、供電已基本恢復,群眾生產生活基本恢復正常,重建壩頭水圳、道路修復工程也在穩步推進中。與此同時,細坳鎮多個受災較嚴重的村莊,也已基本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