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守沙漠,等候綠洲
據央視《新聞聯播》報道:甘肅古浪縣地處騰格里沙漠南緣,上個世紀80年代初,飽受風沙之苦的當地六位老漢為保衛家園,毅然走進了沙漠植樹造林。38年來,六位老漢和他們的后人共三代人接續治沙,用世代堅守換來一條牢固的“綠色防護帶”。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六老漢”三代人也被授予治沙造林先進群體“時代楷模”稱號。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一頭毛驢,幾把鐵鍬,種樹頭一年,六位老漢造林一大片,可一場大風讓大家的辛勞泡了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常人很難想象,茫茫一片沙漠,風吹日曬,有時候甚至勞動成果會功虧一簣。這就是他們的日常工作,只為當初選擇這份職業、堅守職業的敬業之心。
憶往昔,中國共產黨歷盡崢嶸歲月,飽受磨難滄桑,才在1949年的秋天撥開云霧見得彩虹,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看今朝,一群群奔赴在各自崗位默默奉獻的奮斗者,用他們的行動綻放出新的青春活力、表達著愛國情。用另外的一種形式,靜靜地守候著自己心中的那片“沙漠”,等候著沙漠上的綠洲與花開。
敬業這個詞眼,對很多人而言并不陌生。《禮記》里講“敬業樂群”,《論語》里講“敬事而信”。一個把沙漠造成林的集體,除了自己奔赴這份職業外,還讓自己的后代人接力,難道不是把這份事業看得比自己生命還要重要?他們比別人的敬業還要多一分,他們必定能夠收獲別人無法實現的人生價值,必將做出非比尋常的貢獻。
“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每個人都有一份屬于自己的職業,這份職業、這份工作除了是保障在社會生存和養家糊口外,也是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因子。所以,當你熱愛崗位、正在敬業奉獻的時候,你也正在推動著社會的前進發展。只有愛崗敬業,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才能在平凡的崗位中彰顯自己的價值,贏得社會的尊重。
如同六位老漢和他們的后人共三代人接續治沙的事跡,愛崗敬業和默默奉獻并不是一句空話、一個口號,它真正需要付出真心,付出汗水,付出行動。當然,愛崗敬業并非難于上青天,這需要我們立足腳下實際,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把這份工作做得更好、更出彩。
歷史和人民不會忘記沙漠中守護綠洲這樣的奮斗者和愛國情懷,他們為了國家發展,用自己一生去頑強拼搏、為了事業竭盡全力的敬業精神,也必將激勵我們向著實現中國夢的偉大目標接力前行、奮勇前進。
吳奕鎮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