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振興好路子 打開鄉村新篇章——記駐紫金縣敬梓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
全隊下沉調研、制訂工作方案、公開工作進度、宣傳先進做法……這是以市檢察院為牽頭單位、市文廣旅體局和市中醫院為成員單位組成的駐紫金縣敬梓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以下簡稱“工作隊”)近期的真實寫照。近日,記者從紫金縣敬梓鎮了解到,從“城里”到“村里”,從辦公室到田間地頭,自駐鎮以來,工作隊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工作態度,用“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工作方式,下沉群眾家中、鎮村產業基地里……帶上一身“泥土香”,全身心投入到駐鎮幫鎮扶村工作中。
圍坐夜談勤調研
7月27日,工作隊入駐敬梓鎮,迅速完成角色轉變,并進入工作狀態。通過實地查看、村“兩委”集中座談及入戶走訪等方式,下沉到村開展調研,走遍全鎮14個村(社區)。為更有效宣傳鄉村振興戰略,打通和群眾距離的“最后一米”,鎮黨委聯合工作隊到各村(社區)召開夜晚座談會,鎮駐村團隊、村“兩委”干部、黨員、生產隊長和村民代表齊坐一堂,共商鄉村發展大計。
工作隊還全面宣傳鄉村振興戰略,了解各村基本狀況及鄉村振興發展需求,摸清各村的“四小園”建設、道路硬化、飲水安全、污水治理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要緊事”,并掌握各村發展基礎和短板,結合“民情、村情、鎮情”為各村(社區)明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振興好路子。
擼起袖子帶頭干
摸清鎮、村底子后,工作隊工作方向就已明確:以拆除破舊泥磚房攻堅行動為抓手,統籌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用“四小園”建設總體美化環境,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全面鋪開。自工作隊進駐以來,總共拆除破舊泥磚房143座,拆除面積20814.95平方米。
借紫金縣2021年度鄉村振興第三方考核的契機,工作隊號召各村(社區)鎮駐村團隊、村“兩委”干部、黨員志愿者和保潔員組成“十人清潔攻堅隊”,以實際行動帶頭做表率,重點整理房前屋后擺放、清除積存垃圾及禽畜糞便,逐家逐戶動員宣傳,帶動村民跟著干,用真心實意、真做實干打動群眾、帶動群眾。工作隊隊長郭國宏表示:能讓老百姓支持的、滿意的、肯定的事情,要大膽去做,要帶頭去做,讓老百姓看到、知道、感知到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
合理規劃謀振興
通過實地調研、入戶走訪、夜晚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工作隊積極了解各村莊的自然環境和文化底蘊,從內化層面深度挖掘地方文化內涵及特色,依托村內亮點作優先打造、集中打造,把過去“零星點綴”轉型為“打造亮點”的工作方式,全面打造鎮級風貌示范點建設。如中聯村的黃海龍將軍祠,始建于南宋淳祐四年(1244年),具有典型的客家建筑特點,是河源乃至廣東唯一保存完好的宋代古建筑。工作隊通過邀請專家、設計團隊調研,積極規劃打造方向,初步確定沿片打造將軍公園,建設碧道、農家書屋和稻魚共生特色農業田。
接下來,工作隊將認真對照《河源市2021年鄉村振興工作要點》《河源市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重點工作任務清單》等文件要求,真抓實干、開拓進取,加強與村黨組織聯動,同時加強與市、縣部門及各幫扶單位的聯系溝通,切實發揮好工作隊在“幫”和“扶”方面的積極作用,用心、用情、用力,找準敬梓鄉村振興的好路子,打開敬梓鄉村振興新篇章。
本報記者 張濤 通訊員 歐陽春霞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主題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