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間“煙火氣”與城市文明同行 用情用心用力提升城市風度和溫度 ——訪河源市城管綜合執法局黨組書記、局長楊威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和全部工作的重心,河源市城管綜合執法局(以下簡稱“市城管執法局”)如何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1月11日,市城管執法局黨組書記、局長楊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市城管執法局將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抓緊抓實,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使命擔當,緊扣市委提出的建設“幸福和諧美麗河源”目標,堅持“黨建引領、系統推進、規范執法、精細管理、柔性服務”,圍繞“古色、紅色、綠色、春色”城市內涵,與河源人民“共建一座城,共享一個家”,努力將河源打造成一座有溫度、有風度、有厚度的城市。

市城管執法局不斷提升園林綠化建設和管理水平,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記者 曹志成 攝
著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及治理水平
黨的二十大提出,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楊威說,市城管執法局將持續貫徹落實市委“大力實施城市提質行動”及“大力實施形象提升行動”等要求,充分發揮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主力軍”作用,著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及治理水平,全力塑造河源內涵品質新魅力。
一是進一步理順城市治理體制機制。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和國家園林城市復審等重點工作為契機,積極發揮市城管執法局統籌調度作用,高效推進中心城區城管綜合執法系統“一盤棋”綜合治理,大力開展城市管理執法提質專項治理行動,打好市容環境提升持久戰。二是完善城市精細化管理標準。綜合運用市場、法律、行政和社會自治等手段,通過城市管理目標量化、管理標準細化、職責分工明晰化等,形成以“精準、細致、規范、高效”為內涵的城市管理模式。三是提升市政設施管護水平。深入推進市政設施養護市場化運作,保障市政設施完好率保持在98%以上;加強36座城市橋梁日常巡查監測養護及年度檢測,保障城市橋梁安全運行;扎實做好新豐江兩岸亮化設施管護,助推“夜色”經濟發展,實現路燈“夜晚要亮,白天要美”既定目標;做好城市排水防澇工作,汛前完成排水設施管道隱患排查、管井清疏、小型積水點改造和安裝防墜網等,切實守護好群眾“腳底下的安全”。四是開展市容環境秩序專項整治。深入開展戶外廣告專項整治行動,加強督導各縣(區)城市管理執法部門深入開展違法建設專項治理、城市“六亂”專項治理、餐飲油煙專項治理、露天燒烤和施工揚塵專項治理,切實提升河源城市品質及形象。五是開展城市環境衛生提升專項整治行動。加強城區主次干道、公共場所的清掃保潔,提高清掃保潔機械化作業水平,加強報刊亭、公交站等“城市家具”的清洗,做好公共廁所等環衛設施設備的清潔和維護,確保生活垃圾日產日清,100%無害化處理。六是全面提升“規范執法”水平。加強對全市城管執法系統規范化建設督導,通過采取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等措施不斷提升全市城管綜合執法系統執法能力和水平,著力提高社會治理法治水平。
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楊威表示,市城管執法局將始終關注民生熱點,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補齊市政設施短板。密切關注群眾訴求,加快推進4座人行天橋、寶源片區及老城西區污水治理、新江市場區域水浸點改造等工程項目建設,扎實推進市區道路智慧停車項目前期工作,逐步提升河源城市基礎承載能力,緩解停車難、出行難問題。
有序推進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在2022年高標準建成江東新區等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區的基礎上,持續推進垃圾分類全覆蓋工作;開展“分類文明之家”有獎評選活動;推廣建設以物業管理人員、黨團員志愿者、社區保潔員為基礎的生活垃圾分類“督導員”隊伍,推動居民分類習慣養成。
全面推廣“規范執法+柔性服務”工作法。堅持疏導與整治相結合、柔性服務和規范執法相結合,在前期設置19個農產品臨時疏導點的前提下,持續規劃設置地攤經濟臨時疏導點,逐步規范全市地攤經營管理工作,實現規范管理和便民服務的有機統一,讓人間“煙火氣”與城市文明并肩同行,用情用心用力提升城市風度和溫度。
全力推進國家園林城市復查驗收工作。落實統籌部署、協調聯動、責任細化等措施,不斷提升河源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和管理水平,改善城市生態環境,逐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特色突出、層次豐富的城市生態園林體系。
推動天然氣高質量發展。加快市區部分老舊小區管網建設,加強“瓶改管”和老舊管網改造,不斷鞏固2022年燃氣安全整治“百日行動”成果,嚴厲打擊非法經營行為,強化燃氣設施隱患排查,提升燃氣報警裝置安裝覆蓋率,持續開展“敲門行動”等燃氣宣傳“五進活動”,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用氣安全。
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全面推進市委書記、市長“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整改落實;解決市民反映強烈的城市管理與綜合執法方面民生問題;繼續運行好“碼上辦”24小時城管服務平臺;持續做好“12345”政府服務熱線問題快速處置;落實4定(定領導、定部門、定人員、定時限)機制,用心用情用力辦好建議提案。
本報記者 曹志成 通訊員 鐘文銳 鐘文華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