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聞網由河源晚報社主辦!新聞網旗下: 在線數字報 | 新少年
          當前位置:河源新聞網 >> 新聞 > 專題專欄 > 百千萬工程 > 閱讀新聞

          2024年農村科技特派員助力“百千萬工程”系列培訓走進和平縣 科技賦能創品牌 產業發展開新篇

          “張博士講的關于打響茶葉品牌的內容,真是講到了我們茶農的心坎上。”昨日,參加茶葉加工制作技術培訓(和平專場)的和平翠山竹海茶場場主吳世平如是說。吳世平的茶場地處和平縣上陵鎮翠山村,緊鄰翠山竹海景區,今年國慶期間茶場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參觀。吳世平說,聽了培訓講座,自己受益匪淺,對接下來做好茶葉包裝文章,講好“茶”“竹”互融故事更有信心了。

          此次茶葉加工制作技術培訓(和平專場)是2024年農村科技特派員助力“百千萬工程”系列培訓之一,由河源市科技局指導,河源市科技人才服務中心主辦,農工黨河源市基層委員會、和平縣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承辦,河源晚報社協辦,旨在落實全市農村科技特派員助力“百千萬工程”重點任務,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推動我市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活動邀請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輕工食品學院、廣東省茶葉學會副秘書長張秒高博士為當地茶農進行培訓,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張秒高博士(右二)和深圳職業技術大學老師高山現場指導茶農。

          張秒高博士為茶農授課。

          和平茶香遍九連

          “茶葉為什么這么香?水果為什么這么甜?這些都是有一定規律的。”張秒高在培訓中表示,就國家政策層面來說,“十四五”規劃為茶產業的發展提出四大關鍵詞:標準化,即強化行業標準建設、規范行業市場行為;精細化,即提高產業鏈環節精度,實現產業鏈自主可控;智能化,即推進高新技術和產業鏈的應用結合,促進產業提質降本增效;多元化,即積極促進產業融合、產品創新,推進有附加值的品牌化運作模式。

          地處九連山的和平茶葉種植歷史悠久,從平浰之地的浰源茶始發,和平茶葉有十多個品種,以綠茶為主,主要品牌有河明亮綠茶、東水增坑馬增茶、浰源九連山蜆子塘綠茶、浰源九連山昶南峰陽明茶、青州金穩綠茶、大壩五花嶂綠茶、熱水低湖綠茶等。茶葉是和平優勢特色農業產業之一,并列入和平縣實施“百千萬工程”重點任務和六大優勢特色農業產業之一進行重點打造。目前,全縣茶樹種植面積2.1萬畝,年產量1400噸,初步形成以青州鎮、熱水鎮、浰源鎮、東水鎮為核心的具有和平特色的茶產業布局。

          摸準口味改進工藝

          對于一些種植多年的老茶園,張秒高認為,要加強茶園管理,老茶園種植多年,需要施肥、翻土,如同一個人很長時間嘴巴都張不開,如何能吃東西,這些老茶園也要通過施肥、翻土來增加營養。

          以青州星興村為例,和平縣金莊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和平縣牛角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和平縣井頭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在該村種植茶葉,這其中和平縣井頭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從2006年開始種植茶葉,目前種植茶葉面積超過100畝。3家企業的負責人參加了此次培訓,對張秒高博士關于老茶園的內容深有感觸,均表示受益頗多。參加培訓的古寨鎮梅華村黨支部書記凌飛建則表示,村里有一個1973年建的老茶場,村民也有種植茶葉的習慣,接下來要把知識傳授給村民,搞好老茶園的管理。

          培訓現場。

          茶農等認真聆聽專家授課。

          據了解,近年來,和平茶葉斬獲多項殊榮,青州鎮被評為“廣東十大茶鄉”,浰源鎮李田村、青州鎮星和村被認定為2020年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茶葉)專業村,東水鎮增坑畬族村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

          張秒高認為,要做市場接受、引領市場的細分茶品;有高效率、穩定的出品;采用適用的技術、選擇適合的市場和渠道。她認為,包括和平縣在內,整個河源茶正逐步向外傳播,然而客家炒綠如何走出去,是一篇大文章?图页淳G濃、醇、香,有比較穩定的消費群體,故要瞄準客戶群體,這其中制茶工藝需要不斷改變改進,讓客家炒綠更適合現代消費群眾的口味。

          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和平縣提出,要深入挖掘茶文化的精髓,做好做活“茶”文章,推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對此,張秒高認為,茶葉要出彩,除了品質至關重要外,還要用“茶葉包裝”來說服消費者,如一些茶葉包裝明確提出“三高”即“高品質、高標準、高安全”,圍繞“三高”給自家品牌茶葉做起了茶葉“產品檔案”,包括香型、產地、口感、茶條、茶湯等,讓消費者一目了然。和平茶葉好,但也需要口口相傳,建議和平縣學習外地的經驗,挖掘客家炒綠的內涵和特點,講好客家炒綠故事。

          這一建議引起了不少茶農的共鳴。上陵鎮桃園村五指山茶場茶農葉小平坦言,都說山好水好茶好,但具體如何好,有哪些標準,需要進一步的挖掘,因此要建立有效的傳播鏈。目前,和平縣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正通過實施茶農培訓工程、培育壯大茶葉農業龍頭企業、打造茶葉種植示范基地、推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項目建設等舉措,不斷提升茶葉產量、品質和效益,夯實茶產業基礎,推動茶產業逐步向標準化、規;a業化發展,有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讓茶產業得到高質量發展,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茶罐子”奠定堅實基礎。

          本報記者 張濤 張智然

           






          上一篇:“老茶樹是稀缺資源,要好好利用” ——專家為老茶場發展出謀獻策
          下一篇:2024年農村科技特派員助力“百千萬工程”系列培訓走進紫金縣 以科技賦能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更多 >>

          熱度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案例展示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 日韩在线视频精品|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欧美精品videosex极品|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奇米色影视|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www| 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观看| 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精华|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日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岳的大白屁股光溜溜|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一区| 夜夜高潮天天爽欧美| 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18| 国产精品国产欧美综合一区 | 精品久久亚洲一级α| 全彩acg无翼乌| 污污的文章让人起反应的| 亚洲热在线视频| 果冻传媒麻豆电影|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1| 我两腿被同学摸的直流水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 天天操综合视频|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国产精品99精品久久免费| 连开二个同学嫩苞视频|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男人让女人桶爽30分钟| 国产精品国产福利国产秒拍| 麻豆久久婷婷综合五月国产| 国产人成精品香港三级古代|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 一级做a爰片欧美aaaa| 国产青草视频免费观看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