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聞網由河源晚報社主辦!新聞網旗下: 在線數字報 | 新少年
          當前位置:河源新聞網 >> 新聞 > 專題專欄 > 百千萬工程 > 閱讀新聞

          以文鑄魂筑高地 多業互融增產能 紫金縣深挖特色文化賦能省級典型鎮培育建設

          青山含黛,綠水如眸。站在紫金縣蘇維埃政府舊址,遠眺群山環繞,近看林木層疊。順著蘇區河流經方向,從“百千萬工程”主題公園到綠美生態小公園,小橋、綠樹、紅花、碧水、魚鱗壩相映成趣,高低遠近,處處是景。搭乘綠美“快車”,蘇區鎮正大力推動生態價值向經濟價值轉化,走出了一條紅綠交融的發展道路。

          近年來,紫金縣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深入挖掘客家文化、紅色文化、茶文化、溫泉文化等資源稟賦,積極探索以特色文化賦能鎮域經濟、圩鎮風貌提升和基層治理的創新路徑,推進典型鎮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實現文化賦能與鄉村振興的雙向共贏,助推“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溫泉名鎮九和。

          以文鑄魂筑精神文明高地

          蘇區鎮積極挖掘深厚的紅色資源,保護好、利用好紅色“活教材”,精心修繕“血田”紀念廣場、革命烈士紀念碑、紅二師師部舊址、紅軍醫院舊址等在內的22處革命舊遺址,打造“沉浸式黨課+情景劇”紅色教育矩陣,成為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開展紅色教育、厚植愛國情懷的重要陣地。蘇區鎮成立紅色文化研究會,聯合高校專家團隊開展學術研究,啟動紅色電影《紫金風雷》拍攝,進一步擴大紅色文化影響力。

          龍窩鎮則充分挖掘“斷掌女英雄葉蓮香”等紅色資源,利用烈士紀念碑、“新豐樓”等紅色陣地建立黨史學習教育基地,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代代相傳。除此之外,龍窩鎮還積極推動非遺傳承活化利用。該鎮依托木偶戲、浦米制作技藝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創新開展“非遺進萬家”活動,組建全縣首個“非遺創客工坊”,打造“非遺+研學”體驗基地,推出客家擂茶制作、竹編手作等體驗課程,年接待研學學生超1.2萬人次。


          龍窩魚鱗疊水壩景色獨特。

          文化聚力品質內涵深拓展

          蘇區鎮以“紅屋”等歷史建筑為藍本,提煉出蘇區特色文化符號,通過墻面彩繪、特色招牌、路燈裝飾等形式,巧妙融入主街、小公園、入口通道,在圩鎮客廳陳列《人民日報》1968年關于蘇區人民公社經驗的珍貴報道,全面突出蘇區鎮作為全國唯一以“蘇區”命名革命老區鎮的重要歷史地位。蘇區鎮還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統一圩鎮主街建筑外立面風格,采用“示范引領+整片推進”模式,推動圩鎮舊貌換新顏。整個圩鎮顏值煥然一新。

          龍窩鎮以“蟬茶之心·和美龍窩”作為典型鎮培育的發展定位,以“一軸”引領(產鎮融合發展軸)、“一廊”串聯(濱水活力廊)、“兩區”協同(生活核心區和新鎮發展區)、“多點”發展(建設入口通道、示范主街、美麗河道等多個節點)為總體布局,將茶元素納入產業發展、空間布局、風貌管控等規劃,營造一個生態風與煙火氣共融的蟬茶小鎮。龍窩鎮還以茶文化為主題,以茶文化標識路燈和制茶工藝展示墻、美麗示范主街茶山壁畫群等為載體,打造長約1.4公里的美麗示范主街,繪就連貫一體的風貌視覺畫卷,塑造了“移步見茶景、轉角遇茶韻”的特色風貌。

          與蘇區、龍窩兩鎮不同的是,同為典型鎮的九和鎮則憑借主題景觀火爆出圈,以溫泉彩繪、主題燈箱等方式點綴鎮容鎮貌,完成了4000平方米的建筑立面改造,在主干道沿線增設溫泉特色產業主題燈旗300余套,圩鎮知名度和辨識度顯著提升,成功入選省級鄉村旅游精品路線、市級“戶外+農文旅”鄉村徒步(騎行)路線等名單。2024年該鎮溫泉游客達30萬人次、收入約1.2億元,旅游熱度持續攀升。

          多業互融產能躍遷升級

          蘇區鎮持續以“紅+綠”為主線,推動紅色文旅與特色農業深度融合、雙輪驅動。一方面,擦亮“蘇區紅”文旅品牌,推出“紅色蘇區革命傳承探索之旅”研學路線,開發“蘇區瓷”“蘇區印記”等文創產品,建設炮子村紅色主題鄉村酒店,打造集“教學研、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產業鏈條。另一方面,做強“蘇區綠”經濟,由強村公司開發“蘇區茶”品牌,通過“公司+農戶”模式帶動茶農種茶,共種植茶葉面積超2500畝,預計每年實現戶均增收2.5萬元。

          IP經濟賦能產業升級。九和鎮則緊緊圍繞“溫泉名鎮·康養九和”的發展定位,創新推出溫泉文化IP“湯寶”,成立強村公司對logo、湯寶進行版權及商標注冊,開發了溫泉元素文創產品矩陣,涵蓋充電寶、T恤、布袋等7大類文化創意產品,接續推出“湯寶+”農產品認證體系,并通過舉辦農產品展銷活動、電商和消費幫扶等方式,助力“23.5度”蜜柚、春甜桔等優質農產品走向大灣區市場,有力促進溫泉文化傳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如今,全縣典型鎮茶旅融合經濟初具規模。以龍窩鎮為例,龍窩鎮茶葉種植面積達3.15萬畝,該鎮堅持以茶促旅、以旅興茶,開發了承龍茶山、沐野星辰露營基地、大榕樹耕讀文化園等特色項目,建設了龍王綠茶旅基地等茶旅融合綜合體,年接待游客16.7萬人次,成功探索出“茶興旅游、旅促茶盛、茶旅共融”特色發展道路。

          本報記者 張濤 特約記者 黃從高 甘建樓

           






          上一篇:龍川縣老隆鎮舉行2025年強村公司分紅大會 發放現金分紅100萬元
          下一篇:最后一頁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更多 >>

          熱度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案例展示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好日子在线观看视频大全免费| 国产成人a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91在线丨亚洲| 成熟女人特级毛片www免费|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呲| 最近更新的2019免费国语电影 | 999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666永久视频在线|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视频在线| 国产gav成人免费播放视频| 草莓视频污污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av在线播放| 草莓视频网站入口| 国产va精品免费观看|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 外国毛片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96 | 久久精品99视频| 成人网站免费看黄a站视频| 一级视频免费观看| 在线播放亚洲美女视频网站 | 國产一二三内射在线看片| 91中文字幕yellow字幕网| 国产成人在线观看网站|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啪啪调教所29下拉式免费阅读 |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在线视频2020| 无人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只这里是精品66| 无翼乌无遮挡h肉挤奶百合|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少妇厨房愉情理9仑片视频| 久久99久久99精品| 大陆黄色a级片| 78期马会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