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數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實現零突破
本報訊 記者 張濤 為深入推進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切實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取得實效,加快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日前,市市場監管局聯合人行河源市分行、河源金融監管分局共同舉辦2025年河源市知識產權金融創新促進活動暨專利轉化對接會。活動聚焦“知識產權+金融”深度融合,著力構建多方聯動、精準服務的良性發展生態。
活動現場正式發布我市“首單數據知識產權質押登記業務”,標志著我市在數據知識產權資產化領域實現零的突破,為知識產權轉化運用和金融創新注入新動能。數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是以企業合法擁有且取得登記證書的數據為質押物的一種新型融資方式,是數據資產化的全新探索。此次業務的成功落地,是多方協同創新的重要成果,不僅釋放了數據要素的活力與潛在價值,更實現了知識產權從無形資產向有形資產的實質性跨越,為輕資產企業融資提供了全新路徑。
活動還舉辦了專利轉化合作簽約儀式,集中展示了一批專利許可、轉讓項目成果,并設立“專利轉化對接區”“銀企融資對接區”,直觀呈現知識產權的市場流通價值,有效促進技術與金融供需雙方的精準合作。同時,邀請相關專家開展多場專題培訓,內容涵蓋數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案例與登記流程、全國中小微企業資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介紹等,內容務實豐富,取得良好反響。
近年來,市市場監管局聚焦知識產權金融服務鏈條,多舉措破解融資難題。近三年來,全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登記累計291筆,登記金額達93.57億元,其中截至2025年10月全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登記68筆,金額24.99億元、同比增長9.89%。2025年7月,河源農商行落地全省首筆“再貸款+認股權+專利轉化”業務,為河源市某科技企業提供500萬元貸款支持;10月,農業銀行河源分行成功落地全市首筆數據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業務,為河源市某制藥有限公司提供2100萬元貸款支持,有效釋放數據與股權等要素的活力與價值,推動知識產權實現從無形資產向有形資產的轉化。
下來,市市場監管局將繼續深化知識產權金融服務,深入挖掘區域數據資源稟賦與產業創新潛力,加大政策宣傳與服務指導力度,積極引導更多市場主體參與數據知識產權登記與運用,推動數據資源轉化為知識產權和現實生產力,充分激活數據要素在產業升級與創新驅動中的核心價值,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主題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