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2025年“工傷預防(職業病預防)大講堂”主題講座進學校 為學生系好職業健康的“第一粒扣子”
本報訊 記者 高雅 11月13日,2025年“工傷預防(職業病預防)大講堂”主題講座在河源技師學院舉行,為即將步入職場的學子們送上了一堂生動的職業病預防科普課。
據悉,開展此次活動旨在深入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加強職業健康保護,預防和控制職業病”的決策部署,積極響應省、市關于推進職業健康促進行動的重點任務,切實保障勞動者職業健康權益,提升企業職業健康管理水平。
本次活動由市衛生健康局主辦,河源晚報社、河源市職業病防治院承辦,河源技師學院協辦,通過講座幫助學生系好職業健康的“第一粒扣子”,增強職業風險防范意識,掌握職業病預防與應對知識,為未來職業生涯奠定健康基礎。
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及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其關鍵特征包括:必須發生在職業活動中,必須因接觸職業危害因素導致,且必須被列入國家法定職業病目錄。
主題講座中,河源市職業病防治院職業健康監護科副主任沈麗燕通過法規解讀、案例分析等形式,系統介紹了職業危害因素、職業病分類、勞動者的職業衛生保護權利以及職場健康防護措施等內容,幫助學生在入職前樹立健康保護意識,養成正確工作習慣,從源頭規避職業風險,保障勞動者健康。沈麗燕指出:“作為機電系即將畢業的學生,未來可能面臨噪聲、粉塵、化學毒物、肌肉骨骼勞損等職業危害,增強自身防護意識、保障職業健康至關重要。”
“我即將步入職場,未來工作中也可能面臨腰肌勞損、視覺疲勞等職業病危害。”河源技師學院24屆3D打印技術應用高級班學生楊彤表示,她所學的專業在就業中可能接觸相關職業危害,今后也會通過人體工學設備、規范工作習慣、定期健康檢查等,切實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此次講座內容貼近學生實際,針對性強、指導性高,受到參會學生的廣泛好評。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大講堂活動已成功舉辦兩場,今后還將持續開展形式多樣的職業健康宣傳和培訓活動,增強全社會職業健康意識,努力營造關心、關注、支持職業病防治的良好氛圍,為保障廣大勞動者職業健康,促進我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奠定堅實基礎。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主題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