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上海市人民政府簽署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10月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上海市人民政府簽署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出席活動。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慎海雄和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
-
河源江西商會積極推動兩地交流協作
依托“廣東省商會(協會)勞動爭議與調解示范單位”這一平臺,江西商會先后為許多會員企業協調解決了諸如合同糾紛、商鋪租賃、產品質量、工程欠款、土地征用、資金返還、債權追索等矛盾、糾...
-
國慶假期前兩天,粵贛古驛道河源段迎來眾多訪客
時光越過多年,曾經繁盛于一時的古驛道,帶著不為人知的故事歸隱在山林間,等待游人前來探尋。如何喚醒古驛道,讓其煥發活力成了我市當前的題目。
-
這個假期為志愿者點贊
“你好,請問有什么可以幫到你?”在市客家文化公園志愿驛站,看到有群眾走過來,值班志愿者陳秀娥立即起立,面帶微笑地問。同伴黃紹蘭快手快腳地倒上兩杯水,遞了過去:“天熱,先喝杯水。”
-
市檢察院充分發揮檢察職能
9月27日,記者從市檢察院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市檢察院認真貫徹落實市委七屆四次、五次全會精神,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積極營造法治化投資營商環境,服務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
-
我市舉行綜合類項目集中動工儀式 137個項目投資總額463.8億元
秋高氣爽,碩果飄香。今天上午,我市在五縣三區及市直共9個分會場同時舉行河源市綜合類項目集中動工儀式,項目總數達137個、投資額總額達463 8億元,掀起了河源新一輪招商引資、項目建設...
-
從“憑票購買”到“一部手機走天下”
40年間,人們的消費方式、消費場所發生了巨大的變遷從“憑票購買”到“一部手機走天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從過去到供銷社、合作社買東西要憑各...
-
助力我市打造良好法治環境
19日,東源縣仙塘鎮紅光村法律顧問賴國華律師來到村民黃先生家,就一起村民間的土地糾紛展開了解,進行筆錄。
-
手工傳統月餅的回味與傳承 ——探訪我市手工月餅的制作工藝
月餅是家家戶戶必備的中秋佳節傳統食品,在如今機器流水線生產的月餅“攻城掠地”的情況下,仍然有不少本地人,對傳統手工月餅情有獨鐘,紛紛下單訂購傳統手工月餅。
-
超強臺風“山竹”來勢洶洶
強臺風“山竹”正面襲擊廣東,受其影響,我市普遍出現陣風、大風,并伴隨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
房子越來越好了,日子越來越美了 40 年間住房變遷見證幸福生活
房子,作為每個人生活的棲息地、起居室,是人們茶余飯后常常討論的問題。改革開放40年來,我市市民的住宅和人居環境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從過去住宅普遍空間狹窄,舒適度不高
-
何時重振青云志 承繼家訓揚古風 關于河源進士的那些事兒
世上數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河源,乃華夏嶺南最早立邑之地,素有百越首邑之稱,南越文章,以尉為始,受中原文化之影響,以積德為祖訓,以讀書為庭訓,勤奮向上,...
-
河源市第一小學擦亮“校本培訓”品牌
在本學期開學前幾天,雖當時還未開學,但河源市第一小學(以下簡稱市一小)的老師們就已然進入了工作狀態。為了幫助新老師盡快適應工作,學校組織了對新教師的日常教學、班主任工作、家校溝...
-
我市聚焦生態農業發展,探索產業致富新模式
三十年彈指一揮間,以農業占據主導經濟的河源發生了巨大變化:從自給自足、小打小鬧的農業種植,到龍頭企業精準打造產業,傳統的粗放型農業已轉型為科學培育、規模化經營。
-
開學第一天 安全放首位
昨日,我市中小學校迎來了開學第一天,今年“安全教育”再次成為學校的重頭戲,主題鮮明的班會、精彩活潑的情景教學、暢談夢想的討論環節……讓我市這一部“開學大片”更加生動有趣、寓意深刻。
-
阮嘯仙:審計戰線上的一把“鐵算盤”
我市大力傳承和弘揚阮嘯仙精神,激勵后輩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在東源縣義合鎮下屯村,有一個人的名字老少皆知,雖然他已經犧牲多年,但這里仍流傳著他的革命故事。
-
61種蘭科植物 深藏此“閨中”
五月,紫金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內,森林茂密,溪水淙淙,在溪谷邊的密林底下,無葉、花苞片呈披針形的廣東舌唇蘭正悄然綻放。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