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推進新農村建設為契機 龍川百年碉樓重煥新顏
本報訊 記者 吳奕鎮 特約記者 劉偉東 廣東省古村落——豐稔鎮黃嶺村以推進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對該村一百年碉樓進行修繕保護。14日,記者從龍川縣獲悉,目前,始建于清代同治1874年的黃嶺碉樓已基本完成修繕保護工作,成為黃嶺村建設美麗鄉村的一張新名片。
黃嶺碉樓對研究當地清代客家碉樓建筑風格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2010年公布為龍川縣文物保護單位。走進黃嶺碉樓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天井,沿樓梯緩緩步行而上,整個黃嶺村的美景盡收眼底。黃嶺碉樓又名水謙樓,建于清代同治1874年,獨立院式布局,樓高14米共五層,建筑面積達420平方米。
據黃嶺村委會主任葉礎星介紹,黃嶺碉樓是始建于清朝,當時主要用于防匪、避難,整個碉樓占地400多平方米,分五層,一共72個房間。在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中,黃嶺村對黃嶺碉樓受損的外墻、木梁及木板進行修繕。經過一段時間的修繕,這棟百年碉樓在美麗鄉村建設中重煥新顏,成為黃嶺村建設美麗鄉村的一張新名片。接下來,村委會還會在黃嶺碉樓內布置一個陳列館,館內設置有客家農耕文化的陳列室與黃嶺村的村史館。
據了解,在豐稔鎮黃嶺村,像黃嶺碉樓這樣的古民居古建筑還有很多,其中有24座古建筑屬市、縣保護級古建筑。目前,黃嶺村正在規劃建設新的鄉村旅游道路,將村內的古建筑古民居等文物保護單位“串聯”起來,使之成為旅游線路,從而大力發展該村的旅游,助推鄉村振興。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