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實踐惠民生 服務群眾零距離—— 記全國文明單位源城區康樂路北社區
今年,源城區源西街道康樂路北社區獲評第七屆全國文明單位。這個總面積2.6平方公里、常住1.4萬余人的社區,何以在全國眾多參評單位中脫穎而出?近日,記者走進社區,探尋其文明創建的“幸福密碼”。

康樂路北社區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提升居民幸福感。
“大黨委”聚力,構筑基層治理新格局
康樂路北社區堅持“大黨委”聚力、“陣地圈”助力、“雙報到”借力,構筑基層治理新格局。與轄區32個機關、企業、學校黨組織簽訂共建協議,建立“資源、需求、項目”三張清單,著力在多聯多建、長聯長建、真聯真建上下功夫,依托聯合議事、聯享資源、聯動服務機制,推動基層黨建從“單打獨斗”向“結對共建”轉變。
同時,社區依托黨群服務中心,設置了“社區文明實踐站”“小區文明實踐點”“暖蜂驛站”“青年之家”“少先隊隊室”“婦女兒童之家”等陣地,促進陣地資源統籌整合,為社區構建一個管理規范、服務周到、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生活共同體。借助“雙報到”機制,強化基層治理,將市、區直機關事業單位的275名“雙報到”黨員化身“紅色管家”,通過“黨員聯戶包片”制度,引導黨員干部積極參加社區組織開展的環境整治、治安防范、幫困助殘、政策咨詢、科普宣傳、調解糾紛、法律援助等便民利民公益志愿服務。
網格微力量,激活基層治理大能量
網格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前哨”,康樂路北社區依托源城區綜合網格治理機制,深耕“網格+”治理模式,建立“網格化賦能、精細化服務、常態化治理”三化融合機制,將社會治理的末梢延伸至群眾家門口。
社區科學劃分14個網格,配備專職網格員,建立“巡查定位、上報分撥、處置聯動、反饋評價”全流程閉環管理機制,推動治理資源下沉至商鋪、小區、樓棟等治理末梢。網格員同步履行“民情哨兵”與“服務先鋒”雙重職責,對環境衛生、鄰里糾紛、安全隱患、物業管理等問題進行“地毯式”清查,做到心中有數、應對有策。近年來,網格員累計收集群眾訴求建議162條,閉環處置環境衛生、鄰里糾紛等問題158起。
社區以“小事不離網格、大事不離社區、矛盾不升級、服務不缺失”為工作目標,聚焦民生關切,將“問題清單”轉化為“滿意清單”。如近年來,中心屋回遷安置點的菜園地變身休閑公園,粵贛高速安置區完成道路硬底化及地下管網改造等。轄區煥發新顏,坑洼道路化作坦途,路燈點亮夜空,菜園變公園……一系列民生關切得到回應,居民們真切感受到“路平了、燈亮了、心安了”的幸福蛻變。
社區以“智慧賦能+場景融合”為抓手,傾心打造集黨員活動中心、“青年之家”、“暖蜂驛站”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為民服務陣地,設立“24小時不打烊”自助服務區,提供社保、醫保等268項公共服務。同時,在社區人流密集場地布設2個“黨群服務站”,為群眾提供充電、喝水、納涼、應急藥品等便民服務。組建“康樂+”紅色代辦隊提供“大管家”服務,推廣“粵系列”數字政府服務平臺,2000余項業務“一站式服務”“一門式辦理”,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深化“中午連周末延”全時段服務,以“15分鐘服務圈”精準對接居民需求,實現服務便捷度與滿意度雙提升。
構建“紅色矩陣”,繪就文明實踐新圖景
走進康樂路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圖書閱覽室、“暖蜂驛站”等功能空間一應俱全,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利服務。
近年來,康樂路北社區堅持以黨建引領、實踐賦能,以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軸心,積極實施“筑巢引蜂”行動,統籌整合各方資源和力量賦能文明培育、文明實踐和文明創建。
建“蜂巢”,筑牢文明實踐根基。以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軸心,在現有黨群服務站的陣地基礎上推進文明實踐點建設,推動黨建服務中心與文明實踐陣地共建。同時,整合轄區圖書館、學校、公園以及社區家長學校、“婦女兒童之家”、“青年之家”、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小區服務設施等公共資源,為群眾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提供堅實陣地。
織“蜂格”,激發文明實踐活力。緊扣居民需求,盤活轄區資源,深入推進“志愿服務+”模式,完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體系,構建“總隊統籌、分隊響應、小組落實”的三級志愿服務網絡。總隊發揮資源整合中樞作用,分隊精準對接“一老一小一新”群體需求,小組專注政策宣講、便民服務、環境衛生、關愛慰問等八大民生領域。目前,社區共有志愿服務隊伍15支,志愿者近4000名。
釀“蜂蜜”,提升文明實踐效能。社區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為陣地,結合源城區組織開展的“十個起來”黨的創新理論宣傳宣講,廣泛開展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文明實踐活動。同時,依托省級社區青春行動項目,積極開展“青學堂”“青春守護”“青春實踐營”等實踐活動。打造“康樂‘益’家”志愿服務品牌,從長者守望結對到心理健康專線,從護學崗到衛生整治行動,社區年均開展志愿服務活動200余場,惠及群眾超1萬人次,把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推向“最后一米”。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康樂路北社區以黨建引領為筆,以實干為墨,以更實舉措、更優服務為居民幸福“加碼”,繪就基層治理“滿格”新圖景。未來,社區將繼續書寫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精彩篇章,為源城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文明力量”。
本報記者 梁小鴻 通訊員 羅嘉敏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主題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