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文明建設 鄉村煥發新氣象—— 記全國文明村連平縣隆街鎮梅洞村
連平縣隆街鎮梅洞村是廣東省文明村、廣東名村、廣東省衛生村。近年來,梅洞村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常態化開展主題志愿活動,倡導移風易俗,推動現代文明理念融入農村發展和村民生活,讓鄉村煥發文明新氣象。今年5月,梅洞村榮獲全國文明村稱號。

梅洞村經常開展文體活動。
黨建引領 筑牢文明根基
文明村鎮創建工作千頭萬緒,需要充分挖掘村民的主體作用,激發內生動力,變“要我做”為“我要做”,使創建過程真正成為村民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過程。
“我們強化黨建引領,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成立黨員先鋒隊,積極發動群眾參與到文明村鎮工作中來,推動各項工作落實,形成上下合力。”梅洞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謝房仟介紹,為增強村子的凝聚力,梅洞村整合各方資源,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活動陣地,在節假日期間常態化開展籃球比賽、文藝表演等文體活動,增強村民對家鄉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凝聚發展合力,為梅洞村成功創建全國文明村打下了重要基礎。
人居環境整治是文明村創建的重要一環。當時需要拆除老舊房及鐵皮棚,由于老一輩人對老房有一定的情感,在當時宣傳拆除過程中有部分村民情緒十分激動,場面一度劍拔弩張。
“為解決這個問題,村委及時召開會議討論,經商量后決定發揮黨員干部起先鋒模范作用,黨員干部有的,先從黨員干部開始拆除,通過黨員干部帶頭,讓村民看到了村委的決心,也看到了拆除帶來的變化,再通過村民親屬間接溝通,讓反對的村民也作出了支持的決定,通過拆除一批老舊房及鐵皮棚,全村風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謝房仟說。
在黨員干部的帶領下,梅洞村全國文明村創建工作有序推進,鄉村人居環境持續優化,多元產業融合發展,教育事業蓬勃發展,鄉村呈現出新氣象。據悉,梅洞村通過引進連平隆梅生態有限公司項目,發展漁業產業,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的發展格局。同時,通過多種形式盤活村集體資產資源,不斷增加村集體收入。教育方面,通過引進連平縣南山實驗學校、南山實驗綜合高級中學,有效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資源,村莊更加宜居宜業。
移風易俗 培育文明新風
高價彩禮、紅白事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是不少村子都存在的問題。為有效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尚,梅洞村制定了符合本村的新村規民約,將抵制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寫進村規民約及紅白理事會章程,提倡紅白事簡辦、抵制大操大辦。同時,梅洞村還深入開展鄉村治理積分制評比、美麗庭院示范創建、十星級文明戶評選等活動,激發群眾主人翁意識,讓無形的文明風尚可量化、可評價,引導村民自覺摒棄陳規陋習,推動移風易俗,營造出人人向善的文明新風。
不久前,梅洞村開展了2025年獎學表彰會,對表現優異的學子發放獎學金,激勵學子奮發向上,在全村營造“崇學向上”的良好氛圍。除開展助學活動外,梅洞村還常態化組織開展尊老愛老、文藝表演、志愿服務等活動,不斷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導村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文明新風吹拂村莊的每一個角落。
“由于村里經常性開展文體活動,讓村民有了更多的接觸,增進了鄰里之間的友誼,村里的矛盾變少了,大家參與公共事務的積極性也大大提高。”提到現在的變化時,謝房仟滿是笑容。“河水更清了,路邊的花草更平整更綠了,村道更加整潔了,讓游子鄉愁更濃了。同時,由于村內引進了連平縣物流園及南山實驗學校,增添了不少就業崗位,讓青壯勞力不再需要外出務工,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閑時種菜、平時上班,家里的老人也可以照顧了。”
如今,梅洞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鄰里關系和睦共處,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不斷提升,梅洞村實現了從“環境美”到“內涵美”的美麗蝶變,成為“美麗鄉村”的生動實踐。謝房仟表示,接下來,梅洞村將繼續鞏固好人居環境成果,加大宣傳力度,繼續由點帶面,做好規劃,在每個可改造的地方進行微改造,讓鄉村既有顏值更有“內涵”,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
本報記者 謝夢君 通訊員 蘇奕楠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主題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