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非遺傳承普及新路徑 “廻龍李埔馬燈舞”推廣普及示范單位揭牌
本報訊 記者 劉奇峰 通訊員 楊雙清 為進一步推動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廻龍李埔馬燈舞”的傳承普及,筑牢非遺校園傳承根基,近日,龍川縣卓峰學校隆重舉行“廻龍李埔馬燈舞”推廣普及示范單位揭牌儀式。
活動伊始,龍川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龍川縣教育局、龍川縣文化館和龍川縣卓峰學校等相關負責人共同手持揭牌紅綢,在全場師生的見證下,緩緩揭開“廻龍李埔馬燈舞推廣普及示范單位”牌匾,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學生親身接觸馬燈舞的排練、表演。
據了解,“廻龍李埔馬燈舞”不僅是一門融合舞蹈、音樂、民俗故事的傳統藝術,更蘊含著龍川地區人民的生活智慧、價值理念與精神追求,是地域文化身份的重要標識。對學生而言,親身接觸馬燈舞的排練、表演,能直觀感受傳統藝術的魅力,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文化認同感與民族自豪感,豐富課余生活的同時實現“美育+德育”的雙重教育效果。
此次“廻龍李埔馬燈舞”推廣普及示范單位揭牌,是龍川縣“非遺進校園”的重要實踐。其核心在于“筑牢非遺校園傳承根基”。一方面,以“推廣普及示范單位”為抓手,將“廻龍李埔馬燈舞”系統融入校園文化建設,通過開設特色課程、組建興趣社團、開展實踐活動等方式,讓學生從“認識非遺”到“了解非遺”,再到“熱愛非遺”,培養一批懂傳承、愿傳播的“非遺小使者”;另一方面,也能借助學生的創造力,讓馬燈舞在保留傳統內核的基礎上,融入現代審美與校園元素,實現“活態傳承”。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主題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