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醫保基金監管工作聚焦三大核心舉措 筑牢百姓“救命錢”安全網
本報訊 記者 高雅 河源市2025年醫保基金監管集中宣傳月活動自啟動以來,河源掀起醫保基金監管宣傳熱潮。近日,記者從市醫保局獲悉,2025年醫保基金監管工作重點聚焦藥品追溯碼“碼上監管”、醫療機構“自我管理”、支付資格“監管到人”三大核心舉措,推動醫保監管更精準、更高效、更透明,讓定點醫藥機構“規范行醫”,讓參保人“放心就醫”,共筑醫保基金安全防線。
聚焦藥品追溯碼:“碼上監管”讓每一盒藥都有跡可循
藥品追溯碼是藥品的“電子身份證”,通常由一系列數字、字母和(或)符號組成,標識在藥品包裝盒的顯著位置,是每一盒藥品從生產出廠時就被賦予的唯一身份標簽。
2025年3月19日,國家醫保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藥監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藥品追溯碼在醫療保障和工傷保險領域采集應用的通知》,明確從2025年7月1日起,醫保藥品賣藥必掃碼,買藥先驗碼。必須有碼,必須掃碼,無碼醫保不結算。嚴厲打擊倒賣“回流藥”、套現等騙取醫保基金的違法違規行為,徹底斬斷“回流藥”黑色產業鏈條。
消費者可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醫保藥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詢”功能掃描藥盒上藥品追溯碼,即可獲取詳細的藥品銷售信息,了解藥品的“前世今生”,可以及時發現“回流藥”等違法行為,維護自己的權益。
聚焦醫療機構:“自我管理”壓實主體責任
2025年新政要求醫療機構建立“醫保基金使用內控機制”,將監管責任從“事后處罰”轉向“事前防范”。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組織“兩定機構”對照國家、省、市《問題清單》全面自查。“兩定機構”自查自糾發現問題要及時整改糾正,要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加強對醫務人員的政策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強化自律意識。
聚焦支付資格:實現“監管到人”“處罰到人”
醫保基金使用將實行“人、證、卡”三重核驗,重點監管“冒名就醫”“虛假診療”“掛床住院”等行為。對定點機構醫務人員和藥店經營管理主要負責人實施“駕照式記分”管理,為誠信醫者撐腰,向違規行為亮劍,更好地守護患者、保護醫者,用好每一分醫保基金,確保基金用在“刀刃上”。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專家講解的護腎飲食‘三低一控’原則,簡單實用!我是一名透析患者,專家詳細檢查了我的血管通路,還教了我日常護理方法,真的很專業!之前對血管通路的護理不太了解,聽了醫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