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掙錢兩不誤 靈活就業暖人心 源城區多舉措助寶媽“家門口”圓就業夢
“上班時間靈活,還能計件拿工資,照顧孩子和工作都不耽誤!”在“共富車間”工作的劉女士,對這份工作十分滿意。如今在源城區,像劉女士這樣靠靈活就業實現“顧家又增收”的農村婦女越來越多。近年來,源城區聚焦婦女就業這一民生關切,創新構建“政府搭橋-企業供崗-培訓賦能”全流程服務閉環,建立“共富崗位庫”、打造“共富工坊”、舉辦“共富培訓班”,精準破解“信息不暢”“時間不定”“能力不足”三大就業難題,有效實現企業用工、婦女就業、家庭增收的三贏,充分釋放企業助力“百千萬工程”的活力動能。
政府搭橋 建好“共富崗位庫”
在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中,源城區通過實地走訪、座談調研,精準摸排農村育兒婦女的就業意向,同時全面收集企業用工需求,不定時更新崗位庫。目前,已與超過50家企業建立聯系,累計提供就業崗位450個。其次,源城區還聚焦服裝加工、家政服務、直播帶貨等適合領域,依托“源城發布”微信公眾號等線上平臺,以及專場招聘會、“就業驛站”等線下渠道,多頻次推送“媽媽崗”信息。春節期間“春風行動”招聘會,就推出“媽媽崗”132個,成功吸納103名寶媽就業。同時,創新推行企業助力“百千萬工程”的就業幫扶模式,引導企業與村(社區)結對子、謀共贏。埔前鎮陂角村與航嘉源公司成功簽約,探索“靈活用工就業幫扶”模式,航嘉源公司成為源城區就業幫扶示范基地。
企業供崗 打造暖心“共富工坊”
針對“時間不定”的就業痛點,源城區鼓勵企業根據崗位特性,推出“上班晚、下班早”的彈性工作制,采用計件結算、多勞多得的方式,開發一批上手快、易操作、時間活的“寶媽崗”,形成“共富車間”“寶媽車間”“幫扶車間”,定向吸納周邊育兒婦女、農村富余勞動力等群體。其中,航嘉源公司精心打造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精選80個易上手崗位,組建“寶媽線”靈活用工示范點,通過“老帶新”幫助寶媽快速適應崗位。待生產穩定后,計劃再增200多個就業崗位,讓“共富工坊”模式惠及更多人。
培訓賦能 辦好實用“共富培訓班”
為解決“能力不足”問題,源城區整合培訓資源,緊盯“共富工坊”需求及直播電商等新業態,采取婦女“點單”、老師“上菜”的模式,開展針對性技能培訓。截至目前,已舉辦家政服務、母嬰生活照護、直播帶貨等技能培訓33期,惠及婦女1300余名。同時,充分發揮黨群服務中心、婦女之家等陣地作用,搭建實訓平臺。目前擁有省女大學生創業實踐和就業實習基地1個、市“巾幗創業示范基地”9個、“巾幗家政工作站”5個、“巾幗電商實訓基地”1個,為靈活就業提供了廣闊舞臺。其中,埔前鎮雙頭村舉辦電商培訓59期,邀請女性創業代表分享經驗,建立7個公共直播室,鼓勵寶媽實踐帶貨技能。已帶動30余名農村育兒婦女加入直播帶貨行列,創收超250萬元。
如今,在源城區,“政府搭橋、企業供崗、培訓賦能”的“共富閉環”,正讓越來越多農村婦女實現就業夢想,讓眾多寶媽在照顧家庭的同時,也能憑借雙手實現個人價值、增加家庭收入。點亮更多人的幸福生活,正是源城在“百千萬工程”實踐中,關注民生、精準服務的生動寫照。
本報記者 梁小鴻 通訊員 李春華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主題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