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核驅動促效應 產業轉移培熱土
今年以來,面對全球金融危機的嚴峻形勢,紫金縣緊緊圍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和“三促進一保持”的要求,進一步推動“西部帶動”、“中部崛起”戰略,抓住“一路兩站三園...
-
立碑永志紅土地 五彩繽紛紫金游
今年以來,紫金縣委、縣政府在緊抓經濟發展的同時,高度重視文化事業發展,傳承客家文化,弘揚紅色文化,提出5年內把蘇區鎮建成具有影響力的紅色文化旅游景區,將該縣逐步打造...
-
解放思想天地闊 科學發展萬民欣
紫金再覓良機實施西部帶動 經濟危機的過程也是全球經濟大洗牌的過程,危機必將推動全球資本、產業、技術的加速轉移和整合。紫金目前已經融入了“珠三角兩小時經濟生活...
-
“城不城鄉不鄉”將成歷史
不了解河源這座城市的人,走在源城區龍王閣片區,一定充滿疑惑:這里到底是城市還是鄉村?事實上,它離繁華的城市是那么的近,但面貌卻與城市的概念不相符合。 今年...
-
山水如畫卷 風光入眼簾
近年來,源城區政府提出了打造“山水園林城市”的目標,并耗巨資全面改造了鱷湖公園,沿著兩江規劃建設了青云公園、九重門公園等濱江公園。 隨著兩江四岸景觀帶的打...
-
城市管理實行“問責制”
今年,源城區大力開展“城市管理年活動”,以市區環衛體制改革為契機,從嚴治理“六亂現象”,并深入開展了“樣板小區”創建工作,切實改善城鄉面貌…… 目前,...
-
砥礪克時艱 凌寒吐新蕊
2009年初,國際金融危機的寒潮尚未退去,一些地區因此放慢了項目引進和建設的步伐。然而,春寒料峭時,源城區區委區政府卻敏銳地意識到了這場危機背后潛藏的巨大機遇:此時正是...
-
科學發展催生富裕和諧源城
源城經濟發展實現逆勢增長 今年以來,源城區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努力搶占發展先機,緊緊圍繞保增長的目標要求和年初既定的各項工作任務,突出重點環節,下大力氣抓落實,全...
-
千年古邑展畫卷 一江碧水誦詩篇
寶龍大道效果圖 建設中的污水處理廠 龍川縣城怡和苑住宅小區一角 春節前,龍川縣城新城區的10萬居民,可以喝上由縣城東江供水工程送來的自來水了,這對當地居民來說無...
-
佗城:凝固的音符 交響的歷史
佗城,也就是趙佗故城,她歷史悠久,長期是縣州治所,是南越王趙佗的“興王之地”,素有“秦朝古鎮”、“漢唐名城”之稱,是廣東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佗城原稱龍川城,又曾幾度...
-
載客家千年文化 展古邑全新魅力
建縣2223年以來,龍川兒女發揚客家人刻苦耐勞、百折不撓、開拓進取的精神,生生不息,在這片古老的土地辛勤耕耘,演繹了一幕幕色彩斑斕的歷史畫卷。如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
古邑人文依舊是 新城景物煥然新
在幾年前,龍川縣城東江兩岸還是一片荒蕪之地。如今,兩岸崛起了幢幢高樓,體育設施完善、寬敞靚麗的沿江路更是成為市民、游客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如今,漫步龍川縣城東江兩岸沿...
-
精心栽“梧桐” 熱誠迎“鳳凰”
河梅高速登云出口、205國道邊,深圳南山(龍川)產業轉移園的巨幅廣告牌旁,一棟棟現代化建筑傲然挺立在這里,頗為引人注目。 但在幾年前,這里還只是一片未平整、無...
-
千年古縣顯英姿 科學發展鑄輝煌
今年1—11月,龍川縣實現GDP 50 4億元,比增5 4%;完成工業總產值112 1億元,比增9%;實現工業增加值25 8億元,比增3%;實際利用外資13526萬美元,比增1 8%;出口總額396...
-
生態崛起:唱響山區發展的綠色之歌
要使連平經濟有新突破,就必須推動科學發展,實現“生態崛起” 三月桃花引客來 第一章(主旋律) 山區突圍——走生態崛起之路 連平縣地處九連山區,受多方因素...
-
鄉村畫卷盡舒展 東江明珠綻異彩
東源縣依托生態資源優勢和客家文化資源優勢,確立以“萬綠之源、鄉村畫卷”為全縣旅游的形象和主題,選擇高品位、低投入、高產出的開發方式,形成了生態環保旅游、休閑度假旅游...
-
綠色遍文明城市 桃香滿美好家園
連平位于廣東省東北部山巒起伏的九連山腹地,與江西省交界,其原稱連平州,始建于明朝崇禎七年(即公元1634年)。這里“無山不綠,有水皆清,四季飄香,萬壑鳥鳴”,青山、碧野、...
-
東源人文映像
蘇家圍客家民俗“舞龍” 義合蘇公祠 山村有喜(婚嫁) 客家人童年的記憶 新縣城夜景一角 東源打響環保“第一炮” 江水如緞帶,交錯而過,令人聯想到溫柔...
-
特色產業增亮點 資源優勢添后勁
近年來,東源縣結合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加大培育壯大、利用開發特色優勢產業資源力度,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重點引進石英砂深...
-
鉚足干勁改民生 惠民工程益群眾
群眾利益無小事,好事實事記心坎。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中國共產黨一切行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黨的執政基礎。東源縣積極打造宜居宜業城鄉,切實保障、改善民生,...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