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區新江街道探索就業幫扶新模式 助力更多群眾增收
本報訊 記者 梁小鴻 通訊員 李春華 近日,源城區新江街道與惠州市鵝城巧娘公司舉行“和美共富工坊”揭牌儀式,這是新江街道深入貫徹落實源城區“百千萬工程”社會力量協作幫扶“七種模式”工作部署的關鍵一步,也是推動高質量就業、探索共同富裕路徑的新舉措。
工坊為居民提供鉤編、布藝、刺繡等手工藝技能培訓。
據了解,“和美共富工坊”依托朱門亭社區黨群活動中心,整合技能培訓、手工制作與產品展示功能,構建“15分鐘就業服務圈”。通過“訂單+回收”模式,工坊為居民提供鉤編、布藝、刺繡等手工藝技能培訓,并定向對接企業訂單,確保收入穩定,重點幫扶低收入家庭、殘疾人、失業婦女等群體,推出“媽媽崗”“彈性工時制”等靈活就業崗位,實現“帶娃增收兩不誤”。源城新江街道將以點帶面,力促年內帶動200-300名就業困難群眾實現新就業,推動人均年增收超2萬元。
“和美共富工坊”是新江街道推動高質量就業、探索共同富裕路徑的新舉措,未來將多維度拓寬共富路徑。一是聚焦民生需求,創新服務模式,推廣“居家靈活就業”模式,構建“技能直通就業”體系;二是深化精準賦能,激發內生動力,助力殘障群體自立自強,賦能婦女群體多元發展;三是凝聚協同合力,構建共富生態,深化“共富聯盟”聯動機制,推動服務網絡全域覆蓋。接下來,新江街道將聯合惠州市鵝城巧娘公司持續優化“和美共富工坊”運營,總結經驗多點鋪開,為轄區居民提供更多家門口的就業機會,助力更多群眾增收,增強社區凝聚力,營造更好的互助氛圍,同時通過政企社協同發力,將“和美共富工坊”打造成為新江街道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名片,書寫新時代共同富裕的“新江答卷”。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春風輕拂三月天,巾幗花開別樣紅。在河源這片熱土上,有這樣一群女性——她們是筑牢動物防疫屏障的“隱形戰士”,是三尺講臺上的筑夢引路人,也是傳遞人間溫情的志愿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