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畫卷美 千畝晚稻開鐮 龍川縣龍母鎮機械化助力顆粒歸倉
本報訊 記者 梁小鴻 通訊員 黃明敏 黃婷 金秋時節,稻谷飄香,在龍川縣龍母鎮廣袤的田野上,連片的晚稻相繼成熟,金色的稻浪隨風起伏,一派豐收在望的景象。連日來,龍母鎮積極發揮農機社會化服務作用,組織農機力量開鐮收割,確保成熟的晚稻顆粒歸倉。
在龍母鎮千畝水稻種植基地里,機械轟鳴,兩臺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轉眼間,一排排稻稈被整齊收割,飽滿的稻穗被“吞”入機艙,瞬間完成脫粒,高效地繪就了一幅動人的秋收畫卷。據了解,該基地片區共種植水稻1300多畝,從插秧、田間管理到收割,已實現了全程機械化作業。

稻田里一派豐收景象。
“得益于科學管理,今年晚稻長勢喜人,顆粒飽滿,又迎來一個實實在在的豐收年。我們機耕服務隊對龍母鎮及周邊村鎮,提供耕種管收農機社會化全方位托管服務,通過創新服務模式,提升農機操作技能,降低機收損失率,達到減損增收的目的。”眾志蟲二農民社聯合機耕農服隊隊長邱文慶說。
從本土護航到跨鎮作業,從“豐收在望”到“豐收到手”,龍母鎮圍繞耕種管收等方面,通過推廣農機社會化服務、普及高產技術、優化種植模式等一系列舉措,以“機械力量”牢牢穩住糧食安全“壓艙石”,助推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
眾志蟲二農民社聯合機耕農服隊負責人黃學軍向記者介紹,晚稻收割完成后,他們將緊抓農時,繼續種植1000多畝小麥,實現“稻麥輪作”全年無縫銜接。這樣不僅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也能進一步保障全年的糧食產量,為龍母鎮糧食安全再添一道保障。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主題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

